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基层村官 » 村民拒学种大棚蔬菜 女村官当起农民做表率

村民拒学种大棚蔬菜 女村官当起农民做表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1-17  浏览次数:788
导读:传统农业种植模式效益较低,怎么运用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增收致富,是当前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重庆市荣昌县吴家镇双流村的大学生村...

传统农业种植模式效益较低,怎么运用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增收致富,是当前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重庆市荣昌县吴家镇双流村的大学生村官杨媚,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综合利用地理优势,在该镇万亩蔬菜园区内,建起了8个标准化现代农业蔬菜大棚,为该镇科技兴农、农业增收做起了示范。 

  今年24岁的杨媚是一名党员大学生村官,在镇村干部和家人的支持帮助下,她以每亩1200斤稻谷的价格,租了6亩地,建立了8个现代化蔬菜大棚,通过使用地热线加温育苗、穴盘育苗、蔬菜嫁接、膜下滴灌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将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带入了蔬菜基地。 

  在杨媚的蔬菜大棚里,苦瓜、茄子各种蔬菜应有尽有,参观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可是谁能想到小小的6亩蔬菜基地,倾注了她多少心血? 

  【冷却不了的“致富梦”】 

  杨媚于2011年7月考上荣昌县大学生村官,选派到吴家镇双流村任书记助理。到双流村后,她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土地平坦肥沃,水源方便,适合大棚蔬菜的种植。然而当地群众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种植方式,并未发觉这里是发展大棚蔬菜的“宝地”。结合自己是蔬菜专业出身,杨媚决定带领群众种植大棚蔬菜。经过认真思考、周密计划后,杨媚向群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群众不屑一顾、不理不睬的反应给了她当头一棒,给她那颗火热的“致富心”泼了一盆冷水。 

  “完全不相信我,还说他们种菜的年龄比我出生年龄都大,不需要我的帮助。”杨媚回忆道。面对当时的情况,杨媚丝毫没有动摇她带领群众“致富”的梦想,于是决定挨家挨户走访调查。通过走访、询问,最后得出了群众“不愿意合作”的原因。一是大家认为她是刚从学校出来的丫头片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可能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不能种好大棚蔬菜;二是当地大多数村民文化程度低,传统种植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意轻易尝试新的技术。了解情况后,杨媚想要让村民改变传统、保守的种植观念,首先得让村民接受自己,认可自己。但是要想得到村民的认可,自己就必须先“把菜种起来”,让他们看到大棚蔬菜短时间、高效益的优势,从而吸引他们,改变他们。 

  然而由于村民的不信任,他们都不愿意把土地租给她,有的要租也是漫天要价,故意抬高土地价格,于是杨媚每天一下班,就到村民家里“做客”。 

  熬不住杨媚的“软磨硬泡”,终于有村民愿意把地租给她,土地问题落实后,等不及政府的资金支持,杨媚拿出自己准备装修房子的钱,开始了大棚蔬菜基地的筹建工作。 

  【村务、基地“两头跑、两不误”】 

  整地、搭棚、铺设水管,大棚蔬菜基地开始一点点的建成。为了村里、基地工作“两不误”,杨媚开始了村里、基地“两头跑”。早上一起床,她就奔村办公室协助处理村里事务。抗旱补贴、医保卡、粮种直补她小心翼翼的计算着、清点着;田地间、马路上、村民家里她认真地走访调查,耐心细致地讲解着政府优农惠农政策,仔细倾听着群众的声音,详细记载他们的所需、所求;关心空巢、孤寡老人,组织群众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让他们感受党的温暖;关爱留守儿童,指导、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做知心的大姐姐,让他们感受家人一样的关怀......这些事情,成了杨媚每天的“必修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