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郭建伟:秸秆里“淘金” 圆致富梦

郭建伟:秸秆里“淘金” 圆致富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5-0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359
导读:近日,走进河南平舆县万金店镇黄庄村秸秆收购站,一股秸秆特有的酸味扑鼻而来,远处草场主人郭建伟和妻子正站在高高的秸秆垛上翻...

近日,走进河南平舆县万金店镇黄庄村秸秆收购站,一股秸秆特有的酸味扑鼻而来,远处草场主人郭建伟和妻子正站在高高的秸秆垛上翻晒秸秆。

“80”后的郭建伟,高中毕业后便随着父辈到城市里开始了打工生涯,挑过水泥,铺过地板,干过装修,和所有年轻人一样,郭建伟希望通过奋斗有朝一日能在城里“扎根”,啥脏活累活都干过,一直靠着打零工“漂”在城里,居无定所。特别是结婚生子后,在县城里买房,成了郭建伟最现实的“梦想”。对于没资金没学历的农村小伙而言,既然没法像同龄的大学毕业生那样通过考试找工作,那么通过自主创业走出一条致富路,这又何尝不是圆梦的方式呢?但如何迈出第一步成了萦绕在他心头的困惑。

“祖祖辈辈都是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从来没想过能从土地里能刨出‘金子’,一直想走出土地的我没想到转了一圈现在又回到了这个自己最熟悉的地方。”郭建伟自嘲地说。

郭建伟与秸秆的“结缘”,还要从2010年的麦收说起,那年在返乡麦收途中的郭建伟,忽然发现临近的村子纷纷建起了草场,有的已经堆满了麦秸秆。郭建伟就纳闷了,秸秆这不起眼的“废品”,都是堆在地头一烧了之,谁会要这玩意?难道秸秆也能卖钱?带着满心疑问,郭建伟一回到家就开始四处打听其中的“门道”。

“那年县里的工业区引资了一个压缩板厂,在各乡镇专门建起了秸秆收购站,以保护价收购秸秆。”郭建伟说。从那时起,曾经不看好土里“刨金”的他开始改变了对土地的看法。随着2010年麦收的结束,郭建伟也结束了他在外打工生涯。2011年初,几经努力,郭建伟和妻子在自家土地上整理出了3亩地,并拿出了准备买房的积蓄,买了打捆机、抓草机、地秤等,一个规模不大的秸秆收购站建成了。

和每个创业者一样,郭建伟创业过程也是充满了艰辛和眼泪,但却更坚定了他的信念,同时也磨练了郭建伟的“头脑”。经过两年的摸索,郭建伟从秸秆收购到销售基本上已“轻车熟路”,该存多少“货”,什么时候该“出手”,他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

“搞秸秆收购我觉得还是大有可为,一是政府支持,每到麦收时节,乡政府都会主动帮我们联系村委,整村收购;二是市场有需要,只要秸秆保存得好,质量过关,基本不愁销,一年下来6~7万元左右的收入还是有保障的。”小两口正盘算着卖完秸秆后,就再买一台打捆机,为下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做准备。

“等攒够了钱,就到县城里买房,让孩子到县城里上学。”郭建伟满怀信心地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