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中国前10强种子企业年研发投入近6亿元

中国前10强种子企业年研发投入近6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5-22  来源:财新网  浏览次数:331
导读:中国种业正驶入市场化发展的快车道。据了解,目前前10强种子企业年研发投入近6亿元,占其销售收入的6%以上。5月20日,在农业部召...
中国种业正驶入市场化发展的快车道。据了解,目前前10强种子企业年研发投入近6亿元,占其销售收入的6%以上。5月20日,在农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指出,目前正在推进种业体制深化改革、增强种业发展活力的措施。种业改革要坚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扶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技术创新主体、成果转化主体和服务农民主体。

 

  “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力争到2020年前50家种子企业的集中度要达到60%以上。”5月20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该部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余欣荣介绍,随着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中国种子企业总量由三年前的87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5200多家,减幅达40%;销售额过亿元企业119家,增幅30%;前50强企业销售额已占全国30%以上。目标是到2020年,前50强企业的集中度要达到60%以上。

  发布会还透露,目前,中国前10强种子企业年研发投入近6亿元,占其销售收入的6%以上,企业申请新品种权的数量超过科研教学单位。

  为推动科研体制改革,余欣荣称,要引导公益性科研单位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快科研单位与所办种子企业“脱钩”。要改变种业科研主要在科研院校的状况,余欣荣认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同时,推动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有序流动。

  5月1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在《人民日报》撰文称,中国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水平总体不高,种子企业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因此,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打造现代种业集团,改变过去课题组制、“小作坊式”传统育种方式,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工厂化”运作的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

  对此,韩长赋认为,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发挥现代种业基金引导作用,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种业集团。

  韩长赋强调,要打破地方封锁,清理废除任何阻碍外地种子进入本地市场的规定和做法,为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种业市场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种子生产经营等微观领域直接干预,推行负面清单等管理方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