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90后大学生用互联网思维做有机农业

90后大学生用互联网思维做有机农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5-27  来源:中国企业家  浏览次数:357
导读:作为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柯嘉华希望用自己的所见所学做出不一样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同济大学新校区的西边,有一片几十亩的农田...

 

90后大学生用互联网思维做有机农业
作为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柯嘉华希望用自己的所见所学做出不一样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同济大学新校区的西边,有一片几十亩的农田,门口挂着济农嘉园的牌子。柯嘉华就住在农园边上的简易房里。房间布置简单,简易书架是最重要的摆设,几本特别显眼地排在一起: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富兰克林·H·金的《四千年农夫》、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的《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还有易富贤的《大国空巢》。

  柯嘉华的书桌靠窗,在桌上还有成套的《毛泽东文集》、《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年谱》。书架旁的床头正上方是一张充满年代感的毛泽东像。这个皮肤黝黑,语调带着闽南腔的90后大男孩,有些腼腆地提到,他的偶像是毛泽东。“他是一个伟大的创业者。”柯评价说。

  柯嘉华是1990年1月22日出生,201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大学期间,柯嘉华和很多同学都爱玩“开心农场”这个游戏,但多数人玩归玩。柯嘉华却想把网上的游戏搬到现实中。从大二开始,柯嘉华就在学校做类似创业的社团。组织同学在同济大学旁边开辟了一个两亩地。临近毕业时,农学院正好有一个生态农业项目就落在这个基地上。同学们叫它“井冈山”。

  柯嘉华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亲眼看到农民很辛苦但赚的钱又特别少,就一直想知道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他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改变现状的路径。其产品逻辑很简单,就是用生态技术生产安全健康的农作物。

  创业之初,家人强烈反对,他的父母是福建的蕉农,上面有三个姐姐。母亲说:“你上了同济大学还去务农,你想干啥?!”但柯嘉华最终说服了家人,2013年2月,注册成立上海济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目前公司共有员工9人,其中4人为柯嘉华的同学。

  柯嘉华希望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思维来做有机农业。“比如我们确定下来,一年里消费者居民家庭的蔬菜如果全部由我们的平台来提供,它的费用是一定的,我们拿着这笔费用,在生产这一端,在需求量大致有数的前提下,来指导生产,除去农民的人力成本、生产投资,剩下就是用来维持这个平台,可以把这个理解为一个机构。”但是他也承认,自己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想清楚,还在摸索中。但无论如何,济园农业是他自我梦想的延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