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巨爱在苜蓿地里。
塔儿岔山,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贡井乡大坪村,常年干旱少雨,是出了名的荒山,了无生机,方圆几里都没有人家。
然而,张巨爱却偏偏将养鸡场的地址选在了这里,话里带着倔强:“我是大坪村的人,我就不信塔儿岔山养活不了我。”
从此,塔儿岔山多了一个人和一个养鸡场。凭着一股子韧劲,张巨爱坚守荒山,双脚踏出一条致富路。
昔日濯濯童山,如今生机盎然。
打工之路,痛
张巨爱是大坪村人。对榆中“北山”一带的农民来说,按照祖辈的思想,走出这里,等于脱离贫穷,走向富裕。2001年初,张巨爱带着妻子和梦想,到大城市兰州务工。
由于没有一技之长,起初,他和妻子先后在酒店和食堂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后来,他看到别人开出租车比较赚钱,就利用打工赚到的钱考了驾照,当起了出租车司机。
“刚开始,我开的是一辆黄面的,后来又开了一辆桑塔纳。前几年收入一般,一个月只能挣1000多块钱;后来,一个月能挣到3000多块。”一年下来,除掉日常开销,张巨爱还能存点钱,这让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晚上,张巨爱在兰州市文化宫附近拉了一位客人。车走了没几分钟,那人就掏出刀子,顶在了他的胸口。张巨爱吓傻了,搜遍全身口袋,凑了70多块钱给了歹徒。歹徒拿到钱后,怕张巨爱反抗,仍然捅了他两刀才跑掉。
所幸,伤口不太深。没钱去住院,简单止血之后,张巨爱就忍着疼痛回到了出租屋。第二天早上,他找了一家小诊所随便包扎了一下伤口,就又开着出租车去拉人了。
“30岁之前你没有挣下钱,30岁之后你必须转行。”此事以后,张巨爱转行的念头越来越足。近几年,越来越多在工厂和工地打工的老乡回家,最终让张巨爱下了决心:“回老家找点事干!”
2012年底,漂泊10多年的张巨爱回到了大坪村。
创业之初,苦
回家之后做什么,张巨爱其实并没有想清楚。
有一次,张巨爱在一家饭馆吃饭时,发现这家饭馆的土鸡卖得特别好,这让他眼前猛地一亮。第二天,他就到处奔走考察。他发现,全县的禽类市场上很少有真正的土鸡,大多是养了40多天的速成鸡或下过蛋的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