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假药肥“谷歌”使广西数千亩甘蔗减产或绝收

假药肥“谷歌”使广西数千亩甘蔗减产或绝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7-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次数:328
导读:由于缺乏标准,药肥产品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对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像日前一种名为谷歌的药肥就使广西数千亩甘蔗因...
由于缺乏标准,药肥产品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对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像日前一种名为“谷歌”的药肥就使广西数千亩甘蔗因此减产或绝收。

  一种名为“谷歌”的药肥在广西北海、南宁等地农村大量销售,商家打着“药肥两用”的幌子制售假药肥,仅在广西销售量就过万吨,数千亩甘蔗因此减产或绝收。

  多位专家表示,由于缺乏标准,药肥产品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对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极大隐患,而目前一些地方监管部门针对农药市场仍是被动执法,很难切断假农药的“毒瘤”,因此建议农资农药监管参照食品药品监管的方式和标准,并探索建立强制性质量安全保险制度。

  “谷歌药肥”成甘蔗生长克星

  广西是“中国糖都”,原料蔗种植面积、产糖量连续20多年居全国第一,蔗糖产业已成为广西一个横跨工农、惠及城乡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

  在北海市南康镇近郊的一个村庄,这里种植了大量的甘蔗,一部分长势较好,另外一部分则长势缓慢。记者在田间发现,有的甘蔗苗甚至已经坏死。

  当地一位姓陈的蔗农告诉记者,他种植甘蔗已经有五年多时间,今年种植了10多亩甘蔗,种植之前就听说有一种“谷歌药肥”,可以使土地增肥并且加快甘蔗成熟。由于是第一年试用,他只购买了三亩地的“谷歌药肥”,每吨价格在3500元上下。

  所谓药肥,是指将农药和肥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合,并通过一定的工艺技术将肥料和农药稳定于特定的复合体系中而形成的新型生态复合肥料。

  “没想到,一个月过去了,甘蔗现在长势出现了这么大的差异。”陈先生说。像他这样的蔗农,村里至少有十几户,目前每亩甘蔗地损失估计上万元,如果错过补种季节,不少蔗农将面临绝收,损失更加惨重。

  赖家文是一名“谷歌药肥”经销商,同时也是蔗农,通过他销售的“谷歌药肥”有四吨多。抱着增产的希望,他自家22亩甘蔗地也使用了部分“谷歌药肥”,结果长势同样很差,花了大本钱的甘蔗苗全部打水漂,之后他又花了两万多元将使用过“谷歌药肥”的甘蔗地重新补种。

  北海市合浦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西场镇销售使用的“谷歌药肥”由南宁百农科技农资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合浦西场服务部代理,服务部直接从南宁谷歌植保技术有限公司分两次共购进30吨“谷歌药肥”,目前已经销售了14吨,剩余的16吨药肥已退回。

  记者随后采访了解到,仅南宁、北海两市就有至少2000多亩甘蔗地蒙受损失。调查显示,生产“谷歌药肥”的南宁谷歌植保技术有限公司去年至今年共销售了一万余吨药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