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颍东经济开发区的安徽一诚食品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内,一台高达36米的面粉加工设备正在生产,小麦经过清洗、烘干、碾磨、过筛等环节变成了雪白的面粉;包装库房内,面粉被分装到一个个口袋里,然后由全自动机器人负责装车……所有的生产环节均实现了自动化。“依托阜阳丰富的粮食资源,及先进的生产设备,企业年加工各类面粉9万吨。”公司董事长尹娟告诉记者。
尹娟是一名返乡创业人士。1996年,尹娟到广西南宁一带做生意,与进出口公司合作,从事边境贸易。“我是中间商,当企业产品供不应求时,提货时常会受制于企业。我想,假如是自己的企业,就会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从那时起,就萌发了返乡创业的念头。”尹娟说。
尹娟告诉记者,前两年,颍东区招商引资小分队前往南宁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在一次推介会上,她了解到,如今家乡迅猛发展,交通便捷,是全国有名的粮食生产基地,“自己在原粮、面粉销售方面有多年经验,如果回到家乡创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肯定大有可为。”
说干就干。尹娟将公司地址选在了食品加工企业集聚的颍东经济开发区。2012年10月,公司厂房开工建设。2013年8月,工厂竣工交付。2014年3月,总投资1.2亿元的安徽一诚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生产。目前,公司产品有全麦粉、饺皮粉、石磨面粉等约10个品种,年加工各类等级面粉9万吨。
毋庸置疑,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有多大,效益有多高,取决于农作物加工转化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和产业化链条延伸的深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公司十分注重高科技设备的运用。当天,公司总经理李威带着记者来到工厂的中控设备室。“这套机器是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从瑞士进口的,用3台主机电脑就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满负荷运转可实现日加工小麦500吨。”李威说,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又节省了人力、物力。
在产业链条延伸方面,三年内,公司将启动二期面制品深加工项目.到2018年成为日处理小麦1100吨、日加工挂面200吨、日加工馒头20000个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同时,公司还将引进扬州、上海等地的冷链物流先进经验,向大型商超、饭店、食堂供应速冻包子、馒头等产品,进一步拓宽企业经营模式,走主食产业化发展道路。
此外,为满足企业不断发展而日益增多的原材料需求。下一步,公司拟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院校+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建设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优质原粮生产基地4万亩,绿色食品小麦基地10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