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设施农业 » 珠海农用无人机 比“美”先进成本低

珠海农用无人机 比“美”先进成本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9-15  来源:珠海特区报  浏览次数:361
导读:9月13日,在位于长沙的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的水稻区试展示基地内,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杂交水稻研究团队...
珠海农用无人机 比“美”先进成本低
9月13日,在位于长沙的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的水稻区试展示基地内,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杂交水稻研究团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珠海羽人飞行器有限公司捐赠的两架农用无人机。84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盛赞其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极具示范意义:“有了你们的先进无人机,我们杂交水稻的授粉和植保如虎添翼!”

  坐落在珠海航空产业园内的珠海羽人飞行器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生产、推广农用无人飞行器的企业,也是目前业内销量最大的企业。昨日,他们向袁老捐赠的是一架名为“汗血马”的纵列交叉式双旋翼辅助授粉无人机,和一架名为“谷上飞”的四旋翼农林植保无人机。

  捐赠仪式现场,在长沙出席全国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的100多位国内农业专家的注目下,两架无人机先后起飞展示,只见它们在工作人员操控下,平稳起飞、灵活自如,在距离水稻两三米的上空,“汗血马”通过旋翼产生的气流实现高效辅助授粉,“谷上飞”则负载10升农药细密均匀喷洒。现场不断发出“啧啧”赞叹之声,手机相机拍个不停。

  袁隆平对上述两款农用无人机关注始于前年年初。从2012年4月开始,珠海羽人多次参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活动,并相继在海南三亚、湖南君山等地开展杂交水稻无人机辅助授粉、杂交水稻无人机应用等研究,袁老曾多次亲往现场指导检验。

  “之前杂交水稻的制种授粉,我们都是使用绳子或者竹竿,将父本的花粉赶到母本的植株上,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一般。”袁隆平告诉记者,如今通过“汗血马”,一个小时可完成40―50亩农田的辅助授粉作业,“效率提升了十多倍”。

  “‘谷上飞’的工作效率,至少是传统人工作业的30倍。”珠海羽人飞行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博告诉记者,其一个架次可载重10升农药,仅数分钟便可完成10亩农田的农药喷洒作业,一天可完成400亩。而传统人工喷洒方式,一个人每天只能完成十余亩,还容易遭受到农药对身体的伤害。

  记者了解到,珠海羽人开创性地提出农用飞行器“仿地飞行”技术方案,通过测距装置、飞控系统做到相对定高,是农用无人飞行器未来应用的核心技术。而公司在业内首创的将飞行器垂直升力系统与水平方向动力推进系统组合实现“无姿态飞行”,是未来大载荷农用无人飞行器的核心技术。

  “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机械化,新型农业机械用于杂交水稻是未来方向。”袁隆平说,珠海羽人制造的先进农用无人机,让我国杂交水稻的制种和田间管理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之前已经采用直升机用于农业植保,但我们的是没有驾驶员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比美国的更先进。”

  陈博告诉记者,目前,日本近一半农田都使用农用无人机植保作业,而中国的农用无人机应用推广才刚刚开始。“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加强农业航空建设’,农用无人飞行器在中国的发展迎来黄金机遇。我们预计全国的农用无人机市场需求在60万架左右,而目前真正投入应用的仅有1000多架。”

  经过在珠海航空产业园内的几年精耕细作,今年,珠海羽人已经具备月产量3000台农用无人机的能力,并在新疆投入农用无人机100余架,开展了20万亩、60万亩次植保飞防服务。“在新疆昌吉州政府支持下,我们拟投资1亿元建设新疆农业航空产业园。

  “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最好的、性价比最高的农用飞行器。”陈博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