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农产品“触网”已是大势所趋

农产品“触网”已是大势所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10-13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浏览次数:257
导读: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天时地利人和,不论...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天时地利人和,不论是商界巨头还是普通农户,都在争相试水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也被行业人士誉为最后的“电商蓝海”。有人辞掉工作,网上开店卖特产,带着乡村百姓实现致富发家梦;有人自建平台,心怀与淘宝抗衡的梦想。虽然前行的道路不是那么顺利,但他们一直在探索坚守。

记者通过调查,记录下他们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行业面临的问题。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到这群农产品电商领域的奋斗者,同时也希望记者的调查能对将要踏入这一领域的从业者有所帮助。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终于“美梦成真”。中国农村的广大农民,也因为这个互联网巨头,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农村,农民不仅通过网络进行购物,而且还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甚至出现全村开网店的情况,涌现出一批“淘宝村”。2013年公布的全国20个“淘宝村”中,山东占了4席。

记者从阿里研究院获悉,2013年阿里平台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万个。相较2012年的26.06万个,有了45%的增幅。2013年在淘宝网(含天猫)平台上,从县域发出的包裹约14亿件,增长133.83%;发往县域的包裹约18亿件,增长105.68%。

而在山东,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200亿元。“近几年,随着网购的普及和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追求,农产品电子商务增长很快。电商平台成了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另一个重要渠道,这无疑对农户来说是利好的,解决农产品‘卖难’有了有别于传统的新销路。”山东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副处长曹国平说。

“电子商务本身就有新品类拓展的需求,传统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也在寻求新的销售途径,再加上政府的推动,出现了农产品电商发展迅猛的现状。电子商务相当于在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毅说,“但在涉农网站中,资讯类网站仍比交易网站多,原因是并非所有的农产品都适合通过网络销售。”

“生鲜农产品若要保质必须通过冷链运输,价格翻一倍是很正常的事。但消费者不见得愿意为此买单。”王毅说,“而且农产品电商不同于服饰、电子产品电商,整个行业仍面临着人才缺失、标准不一、推广难等多重挑战。”

农产品电商发展面临诸多阻碍,各级政府部门也制定了很多措施。今年,山东省商务厅在全省范围内挑选了20个农村电商试点县,每个试点县由财政拨款20万元,用于人员培训。曹国平说:“我省每年都有专项电商扶持资金,原来是扶持重点项目,今年向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倾斜,扶持范围更广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