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的重点企业33家,出口农产品2.8亿元,占到全市出口总值的70%;高原夏菜、番茄酱、脱水菜、蔬菜花卉种子、马铃薯雪花全粉、豆制品等多个品类的农产品摆上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架”……去年,甘肃省张掖市在农产品出口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坐落在河西走廊腹地绿洲上的张掖市,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作为甘肃传统的农业大市,张掖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区和重要的粮食、蔬菜、瓜果、油料、牛羊生产基地,这里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拥有广袤的绿洲沃土、丰富且洁净的灌溉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是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理想产地。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动全市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健全完善配套支撑体系,外贸新动能加快集聚,增量空间进一步扩大,在国家向西开放布局中的战略通道地位更加突出,全市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出海航道”越来越通畅,产品出口特别是自营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高原夏菜自营出口发掘产业新动能
记者来到民乐县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采访时,基地刚刚完成今年出口蔬菜的种植。“我们相继在六坝镇六坝村、三堡镇、永固镇及山丹县、甘州区等地建成千亩西蓝花种植基地,还建设了高原夏菜冷链物流基地,所种植的西蓝花除了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外,还远销日本、马来西亚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吸纳带动200多人就业务工。”民乐县高原夏菜冷链物流基地负责人陈家立说,今年,基地计划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基地基础设施,打造3000亩以上的西蓝花种植基地,开展两茬种植模式试点,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土地亩产效益,提升群众务工收入。
张掖是全国第四大蔬菜供应基地,蔬菜种植规模达99万亩,年产量270万吨,已认定出口备案基地35.3万亩,产量70万吨左右。张掖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梁顺海介绍,过去,张掖高原夏菜出口主要通过客商代理出口,2023年全市自营出口量只有9万吨。为充分发掘自营出口潜力,2023年,张掖积极引进深圳茂雄集团成立甘肃茂雄领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该公司牵头打造蔬菜种植、仓储、运输和自营出口的“一条龙”产业链。
张掖甘州区乌江镇供粤港澳蔬菜基地,工人们正在采摘蔬菜。资料图
“2023年5月,在张掖市商务局、市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酒泉海关的帮助指导下,我们高效办结自理报关、产地报检、外汇账户开设、出口退税系统设立、出口信用保险、出口备案基地等所有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手续,于同年8月成功启动‘金张掖高原夏菜’自营出口业务,到12月底,仅仅5个月时间,就实现自营出口1674吨,总值995万元;去年,我们大力推动自营出口,出口总值达到2277万元,同比增长128.84%。”甘肃茂雄领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鹏介绍,目前,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张掖市高原夏菜自营出口的头部企业,主要种植菜心、芥兰、迟菜、菜苔、西蓝花、娃娃菜、甘蓝、贝贝南瓜等蔬菜,年产蔬菜2.1万吨,在甘州区和高台县建立了1万亩的出口备案基地,建成了占地3335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和11382平方米的蔬菜生产加工中心,产品出口东南亚及港澳市场,总额达1.2亿元。
“除了新鲜蔬菜供应,张掖还是河西走廊的加工蔬菜生产大市,年加工蔬菜、脱水菜的产量达7万吨。”梁顺海介绍,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工蔬菜自营出口能力建设,引进培育全市脱水菜行业骨干企业,目前已具备承接向美欧国家自营出口烤制类加工蔬菜的能力。
种子“出海”迈出国际化发展步伐
2022年7月21日,由甘肃金张掖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培育和研发的20吨“金张掖5号”从张掖市出发,经上海口岸出口到伊朗。这是张掖玉米种子首次出口到西亚国家,也标志着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张掖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车间”,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目前,张掖玉米制种全产业链产值达110亿元。“张掖玉米种子质量好、产量高、抗逆境能力强,能够适应西亚独特的气候等种植环境,受到伊朗等西亚国家的青睐。”张掖市商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正式出口前,该公司与伊朗种企合作在当地进行试种并取得成功。“金张掖5号”玉米种子在海外上市,为张掖加强与西亚国家的经贸合作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张掖鲜活农产品出口欧洲。资料图
过去3年来,张掖积极支持玉米及蔬菜花卉制种企业深研海外市场,拓展出口渠道,推动更多种子走向海外市场,为张掖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梁顺海介绍,张掖现有蔬菜花卉制种主要以杂交茄果类、豆类、瓜类等蔬菜和花卉种子繁育为主。去年,张掖全力支持6家重点蔬菜花卉种子企业持续扩大自营出口规模,全市实现蔬菜花卉种子出口1.8亿元,增长超1倍,这些种子主要出口法国、美国、荷兰、韩国、泰国、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其中自营出口2576吨,占比48%。
2023年实现自营进出口907万元,2024年完成自营出口额2001万元,2025年仅一季度就完成进出口490万元……“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玉米种子出口,效果很好。”张掖市瑞真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多志告诉记者,公司在甘州、高台、肃州、金塔、玉门、永昌等县市区建有制种基地近1万亩,主要发展杂交茄果类、豆类、瓜类、叶菜和花卉种子生产,所生产的蔬菜花卉种子被欧美、东亚等境外客户认可,目前与荷兰、美国、巴西、意大利、以色列、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等14个国家开展蔬菜、花卉、玉米种子生产合作,年出口总值接近2200万元。
力促农产品出口实现新突破
“去年以来,张掖外贸进出口总体保持稳中有进、质稳量升,其中,大宗农产品出口增幅大。”梁顺海说,张掖为全市35家符合条件的重点进出口企业办理了出口信用保险投保手续,支持帮助重点出口企业享受“全风险覆盖”的保险优惠;为富赢种业等12家企业申报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全市新增进出口企业6家,累计达43家,新增出口备案基地5个、2.1万亩,累计达到35.3万亩。
“深耕优势产业,实现突破发展。今年,全市外贸企业要进一步立足产业优势,积极维护、全力开拓海外市场,力争重点产业自营进出口实现新突破。”4月18日,张掖市专门召开外贸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扩大蔬菜种子出口规模,整合加工蔬菜出口资源,拓展高原夏菜出口规模,开拓番茄酱出口市场。
张掖乌江镇供粤港澳蔬菜基地,工人们正在分拣、包装西蓝花。资料图
“张掖蔬菜种子具有较大的自营出口增长空间,我们希望全市蔬菜种子出口企业进一步稳定种子质量,加大订单落实力度,力争今年实现蔬菜种子出口增长20%以上,超过两亿元。”梁顺海介绍,张掖将积极整合全市乃至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加工蔬菜出口资源,努力打造亿元级出口龙头企业,力争实现加工蔬菜出口5200万元,增长40%以上。高原夏菜出口方面,张掖将积极引导全市高原夏菜出口企业加大生产投入力度,提升出口产品档次,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力争实现高原夏菜出口5000万元,增长50%以上。张掖市还将鼓励引导番茄酱出口企业积极参展参会、对接国企平台,努力寻求国际市场终端客户,力争实现番茄酱出口3500万元,增长50%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中俄博览会、中哈商品展览会等国内外重点专业展会,拓展出口市场,扩大出口规模。”梁顺海说,张掖还将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甘肃省级的进出口政策及海外市场、出口信用保险、绿色贸易、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各类业务专题实务培训,帮助企业进一步吃透政策、开阔视野、提升业务水平,为持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发展效益,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