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欠薪年末再成焦点 保障房项目工地成重灾区

欠薪年末再成焦点 保障房项目工地成重灾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12-11  浏览次数:197
导读:年关将至,欠薪问题又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12月5日,一项《当代建筑业欠薪机制与劳资冲突调研报告》发布,数据显示,保障房项目...

年关将至,欠薪问题又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12月5日,一项《当代建筑业欠薪机制与劳资冲突调研报告》发布,数据显示,保障房项目工地成了新增的欠薪重灾区。

本次调研涉及102个建筑工程项目,由“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计划”和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发布。该中心负责人李大君告诉记者,他们调研发现,资金垫付是欠薪的根源。“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需要先行垫付30%工程款,但由于分包制度的存在,工地的施工方会逐级要求下一层承包方为工程垫付资金,最后这重担会压在每一个包工头带领的施工班组身上。”

报告显示,高达82.6%的欠薪工地存在资金垫付行为,其中商品房与保障房垫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96.1%与94.4%。欠薪案例最多的前三名均为商品房开发项目,其后,保障房项目工地成了新的欠薪重灾区。

据记者了解,目前保障房项目建设主要采取“开发商垫资施工后政府回购”的模式,因此无论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施工单位都是“最低价中标”。

“因此,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为了营利一定会挤压成本,在没有办法改进施工企业管理的情况下,只有减少建筑材料费与建筑工人工资支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晖临说。

一位建筑施工央企项目经理证实了上述说法。他告诉记者,过去三年间他们在北京先后承建了两个项目,一个是保障房项目,一个是商品房项目。

“显然,保障房的建筑质量比不上商品房的建筑质量,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监理公司对两个工程采取两套监理方案;二是保障房项目利润有限,因此建筑公司一般要从材料费和人工费上压缩成本。”

他说,201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印发之后,各地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保障房质量的监管力度,材料费可压缩的空间已经不大,于是为了营利只能采取压缩人工成本的方式,其中就包括使用各种手段压低或拖欠农民工工资。

李大君说,如今很多有经验的农民工在被包工头带进工地之前,都要问清楚是否为保障房工地,如果是保障房工地,工人则要求包工头签署工资保证书。

但山东籍包工头老李称,“和我们签署保证书有什么用?工资能否发放决定权根本不在我们身上,我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如何保护工人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