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人物 » 夫妻守护火情瞭望台23载

夫妻守护火情瞭望台23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5-06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504
导读:贵州省榕江县城西山顶上的这座瞭望台,黄同维守了23年。西山火情瞭望台建于1991年。翌年初,因为之前在林场工作认真负责,年仅2...

贵州省榕江县城西山顶上的这座瞭望台,黄同维守了23年。

西山火情瞭望台建于1991年。翌年初,因为之前在林场工作认真负责,年仅24岁的榕江县崇义乡大塘村农民黄同维被推荐为这里的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火情瞭望员,负责观察可视范围内的山林,发现火情及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汇报。

“观察火情这活虽然不累,但马虎不得。”黄同维说,除了下雨天,瞭望台上一刻都不能没人,特别是春冬草木干燥季节,他和妻子(上图)吃饭都是轮流吃,或者端着饭到瞭望台上吃。

而最值得警惕的是每年的清明节,他还记得,连续有两年的清明节,一天就发生了4次火情,因为报告及时,火很快被扑灭了。还有几次发现火情,恰好对讲机不通,情急之下,他一口气跑到指挥部报告,“平时从瞭望台走到指挥部要1个小时,那几次只用了20分钟。”

“20多年来,黄同维负责观察的范围发生火情都能及时报告,没有发生一次大的森林火灾。”榕江县林业局局长蔡向东说。

1993年,经人介绍,黄同维认识了山顶一个小寨的姑娘吴再琼。两人以瞭望台为洞房结婚了。

吴再琼打开瞭望台的房门,这个不足6平方米的小室仅仅安放下一张小床和一张饭橱,“二楼孩子住,三楼放工具和无线对讲机的发射器。”

几年后,随着孩子出生,年迈的母亲也从老家过来和他们一块生活,原本局促的瞭望台更加紧张了。不得已,黄同维用木板靠着瞭望台的墙壁搭了两间小屋用作客厅和厨房。上面悬一张塑料布遮雨,山风可就抵不住了,因为木板间的缝隙足有小指宽。

黄同维告诉记者,他起初每月80元工资领了7年,后来加到300元、1000元、1500元,今年加到2000元。一家人就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生活,为补贴家用,他和妻子在山上开荒种菜。因为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许多亲戚朋友都劝他别干了,“到外面打工比在这里强多了。”但是,他却坚持了下来,“这个工作总要有人干。”

对于黄同维一家人来说,最困难的时期或许已经熬了过去。“过去最发愁的是吃水,山顶上没有水,要到一公里远的半山腰一处泉眼挑水吃,带着两个能装15公斤水的大桶,一趟要一个小时,每天要挑三挑;喂牲口、洗衣服只能用池子里积的雨水。”吴再琼说。

就在这个月,到任不到三个月的蔡向东了解到黄同维的情况,帮助他在瞭望台安装了抽水泵,解决了黄同维一家的用水困难,并给黄同维解决了养老保险的问题。

让他们欣慰的是孩子有了出息。“大女儿在贵阳读大学,现在吃住都在学校,不用像以前那样担惊受怕。”吴再琼说,孩子读小学时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从瞭望台到山脚约4公里,“冬天黑得早,孩子回家到半路天就黑了,每天都要到半路去接孩子。”

黄同维还义务守护瞭望台附近一片杉树林,每天他都要交代妻子观察好火情,到杉树林里走一走,看看有没有人在林里用火,有没有人盗伐林木。

黄同维两次被黔桂两省区护林防火联防指挥部评为先进工作者,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优秀乡村护林员。

赞语

23年,岁月已经改变了那对风华正茂的青年夫妻,但未曾改变的,是他们守护工作的认真和守护他人幸福的执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