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河南小麦全产业链的“高精尖”26个新品种成增产干将

河南小麦全产业链的“高精尖”26个新品种成增产干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5-13  浏览次数:215
导读: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支撑。5月12日,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成果展示暨五年规划实施评估论证会在新乡召开,围绕豫南、豫东中低产...

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支撑。5月12日,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成果展示暨五年规划实施评估论证会在新乡召开,围绕“豫南、豫东中低产麦区大面积均衡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河南省高产区产量与品质持续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两大重点任务,一批小麦全产业链技术成果集中亮相。 

“针对河南省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5年来,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岗位专家与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攻关研究,成效显著。”省农科院研究员、首席专家雷振生说。 

26个新品种成增产干将 

作为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小麦育种力量雄厚,育成小麦品种的数量与质量在全国均居首位。然而,目前仍存在广泛适应性的高产、优质、稳产品种数量不足等问题。 

对此,小麦体系成员单位利用常规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航天诱变、远缘杂交、人工气候室“一年四代”加代繁育等新技术手段,选育出一大批在产量、品质、抗病、抗逆等特性方面表现较突出的小麦新品系,共审定新品种26个,包括国审品种8个、省审品种18个。 

从 2010-2014全省小麦生产利用的品种来看,体系成员所育成的品种稳居主导地位,累计利用面积2.2亿亩,其中,矮抗58、周麦22、郑麦366三个品种连续4年稳居全省品种利用面积的前3位,占全省麦播面积的50%以上,成为提升我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力干将。 

与此同时,体系成员5年来共创建小麦万亩产业化生产示范方54个、千亩高产示范方46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田72个,不断刷新着我省小麦高产纪录。其中,2014年体系在焦作市修武县郇封镇小位村创建的“周麦27号”百亩超高产示范方,通过实打验收,平均亩产达821.7公斤,创造了国内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集成地方标准推荐适地用种 

据了解,尽管我省近几年来小麦生产和栽培技术发展较快,但全省小麦平均亩产400公斤左右,仅约为高产典型的二分之一。一方面表明河南粮食的增产潜力还很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小麦生产中存在肥水利用效率不高、防灾应变能力不强等,需要研发、集成小麦新品种的高效节本配套生产技术。 

针对上述问题,体系5年来完成了“主推小麦品种和土壤质地的氮肥优化定向栽培技术研究”、“不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豫东南砂姜黑土地力提升与小麦增产效应研究”等相关试验研究,集成地方标准15项,目前已审定通过9项。 

不同生态区域对小麦品种要求不同,适地适种才能高产稳产。据省种子管理站统计,2014年夏收全省不同生态区种植1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40个。 

为推动我省各地更合理地选择麦种,在我省中北部高产麦区、南部和东部中低产麦区,体系5年内共安排29组次338点次的小麦新品种鉴定评价试验,鉴定新品系352个。经筛选鉴定、评价,推荐出适应不同生态区利用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系)50个。 

助力小麦产业保值增值 

随着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难关的突破和装备水平的提高,我省粮食储藏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小麦加工产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但仍存在产业链短、能源消耗高、技术及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低等问题。 

“小麦产后有效减损和高效加工、转化利用,也相当于增加万顷良田。”专家表示。针对小麦储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损失大、减损技术不到位和减损能力低等问题,体系开展了小麦适度加工技术和赤霉病菌侵染等低质小麦加工利用技术研究,形成6项小麦加工相关新技术,减少了损耗,健全和完善了小麦链条,为推动我国粮食安全、高效、低耗、环保消费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小麦产业保值增值。 

此外,体系中的栽培推广岗启动2年来,引进推广了自走式喷雾机和无人机等先进的施药机械,探索出了与不同机器相配套的栽培模式,解决了小麦生长后期机器进地施药的难题,为开展专业化防治提供了手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