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80后退伍军人扎根乡村当“牛倌”

80后退伍军人扎根乡村当“牛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8-05  浏览次数:231
导读: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凤台县刘集乡孤山村退伍军人万荣兵主动放弃煤矿工作,返乡发展养牛业,在增收的同时,解决了当地秸秆...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凤台县刘集乡孤山村退伍军人万荣兵主动放弃煤矿工作,返乡发展养牛业,在增收的同时,解决了当地秸秆利用问题。

2003年,19岁的万荣兵参军入伍来到陕西,很快就获得“优秀士兵”称号。2005年,万荣兵光荣退伍,2006年被招聘到国投新集矿山救护大队任小队长,一干就是8年,期间他参加全省矿山应急救援比武大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上班收入固定虽然能养家糊口,但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国家鼓励大众创业、全民创新,何不趁年轻闯一闯。”万荣兵的想法得到父母的支持。万荣兵是个有心人,他看到当地午秋两季大量秸秆无处堆放,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环境污染,就决定通过养牛来解决这一问题。说干就干,2012年年底,他试养了7头肉牛。没有技术,他就从网上查找资料,主动向养牛专业户和畜牧专家请教。当年出售肉牛4头,获利1万多元。

收获创业的第一桶金,进一步坚定了万荣兵做大养牛业的信心。2013年,他将肉牛扩大到20头,当年出售7头,获利近2万元。2014年,他饲养了9头肉牛和11头母牛,获利3万元。目前他存栏肉牛15头、母牛9头,预计今年毛收入可达15万元。

养牛需要大量秸秆做饲料,万荣兵的养牛场消化了孤山村万东、万西、万北三个村民组的农作物秸秆,为当地秸秆禁烧作出了突出贡献。“下一步我将对秸秆进行氨化,作为牛的饲料,以降低养殖成本。”万荣兵说。

采访中,万荣兵向记者透露,他将筹建一个高标准的养牛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用一部分牛粪生产沼气,解决当地经常停电的问题;另一部分牛粪用来种菜,发展生态果蔬,多措并举增加收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