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平坝“美丽乡村”释放“美丽经济”

平坝“美丽乡村”释放“美丽经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11-19  浏览次数:179
导读: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小河湾村这个依山傍水的苗族村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复活了乡村记忆,让人们...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小河湾村这个依山傍水的苗族村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复活了乡村记忆,让人们重新记住了乡愁。今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万元,“美丽乡村”释放“美丽经济”。

不仅仅是小河湾村,近年来,平坝做足山水文章,留住历史文脉,美丽乡村演绎幸福生活。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旅游总收入19.12亿元、同比增长20.90%。绿水青山,正成为平坝美丽乡村的名片,成为村民的“摇钱树”“聚宝盆”。

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平坝共投入财政资金7000多万元,重点培育中药材、蔬菜、精品水果等绿色产业,覆盖了所有行政村,直接受益2.1万余户,7.3万余人。全区依托美丽乡村,开展农家乐家100多家,收入1000多万元。

瓜果飘香,山清水秀。昔日因煤炭过度开发而致使部分断面“比黄河水还黄”的乐平河恢复了自然的神采,这是区委、区政府下决心转型发展、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煤炭总有挖完的时候,富了现在,穷了子孙。”乐平镇塘约村支书左文学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塘约村立足上水资源,采取土地入股分红、反租倒包等方式,流转土地2310亩,发展山地高效农业

“齐伯小黄姜,质好容易销。”驱车20多公里到桃花湖村收购小黄姜的客商透露实情。齐伯镇党委书记戴祥林介绍,目前,该村种植小黄姜面积已逾3000亩,每年创收上百万元,成为齐伯的“金字招牌”。

走进天龙镇天龙村,保存了600多年的石头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来这里探寻“大明遗风”。

“石头建筑是祖辈留下的宝贵财富,这些石头房子就是咱屯堡人最好的记忆符号。”天龙村村支书何忠金说。今年,借第十届贵州旅游发展大会之机,天龙村靠“屯堡文化”这张名片,吸金5.8亿元,对古镇进行升级改造。乡愁记忆成为这里最美风景,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留住了旅客。

“平坝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尽最大可能保留地方民俗特色,留住了乡愁,保住了美丽乡村的根和本。”平坝区委书记芦忠于如是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