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基层村官 » 新疆大学生村官助力花农脱贫

新疆大学生村官助力花农脱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02-08  浏览次数:250
导读:马雅昕(左)在同村民探讨花卉栽培技术。眼下,尽管是隆冬时节,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萨地克于孜乡下萨地克于孜村村民包发...

马雅昕(左)在同村民探讨花卉栽培技术。

眼下,尽管是隆冬时节,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萨地克于孜乡下萨地克于孜村村民包发发家的廊道里却是春意盎然。这里种植的萝卜莲、喇叭花、鸡冠花、金钱树等花卉的枝叶开始泛绿,且开出了星星点点的花朵,让人煞是欢喜。

忙着喂牛的包发发同记者说,我们回族人爱养花,但通过养花挣到钱,还是头一回,全村能够脱贫致富还要归功于马雅昕。包发发口中的马雅昕是萨地克于孜乡的大学生村官。2016年,马雅昕被乡党委委派到下萨地克于孜村驻村工作队工作。一同工作的队员们分别来自州、县、乡三级有关职能部门,都是做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马雅昕决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为乡亲们干些实事。

下萨地克于孜村由回、汉、维、哈等8个民族的人员组成,村民有一定的花卉培育和管理能力。村里每年有50多户农民自主培育花卉,用于自家庭院及门前的美化、绿化。除此以外,村里还有100多人每年开春在县城从事绿化和市政维护工作。

“让村里的贫困人口也能有活干、有钱赚,对幸福生活有奔头。”这是马雅昕开展工作的初衷和目标。基于此,马雅昕在认真分析了村里发展的劣势和优势之后,决定趁势而上,因势利导带领村民发展花卉产业,把“小农花卉”变成“市场花卉”。她向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谈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旋即成立了“伊宁县花惠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后,马雅昕和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们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走访了全村128户困难群众,并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他们确定了42户特困户为主要的帮扶对象,其中15户为精准帮扶户。随后,马雅昕和工作队干部及村干部们将自己培育的1.6万棵花苗,免费分送到各自结对子帮扶的贫困户家里,自此轰轰烈烈的花苗培育工作开始了。

统一免费提供花卉生产必需品。贫困户养花所需的农药、种子、穴盘等生产资料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统一免费提供。该村村委会、驻村工作组首次给贫困户免费提供了90万棵万寿菊、6万棵鸡冠花、1.2万棵喇叭花、500袋农药、4000个穴盘以及110万个营养袋。贫困户们只需将花苗养到开花时,以每棵0.4元的价格卖给花卉合作社,就能赚取到劳动收益。

开展花卉种植技术培训。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马雅昕从州、县请来了花卉专家,对贫困户开展花卉种植技术培训。为了让贫困户们更直观、深刻地掌握花卉种植技术,她还精心制作了8个花卉种植技术的课件,不停地组织贫困户们观看和学习。

建立花卉种养日志。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户种养花卉,保证收益,村里还建立了80个花卉种养日志,每天记录各家花卉的长势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花卉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花儿开了,收购工作也展开了。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们充分发挥人脉优势,广开销售门路。伊宁县城建部门对下萨地克于孜村的花卉实行“全收购”,伊宁县驻县各大企业、学校及霍尔果斯市、伊宁市也纷纷送来了订单,“小农花卉”变成“市场花卉”的构想变成了现实。2016年,全村80户花卉培育户已出售各类花卉60万棵,收入达到24万元,15户精准扶贫户已成功实现脱贫。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