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贫困户养泥鳅走上致富路

贫困户养泥鳅走上致富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03-29  浏览次数:194
导读:现年49岁的李先芝是正阳县油坊店乡孙庄人,丈夫患病,孩子上学,她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但是,她不等不靠,用村里闲置的池塘养泥鳅...

现年49岁的李先芝是正阳县油坊店乡孙庄人,丈夫患病,孩子上学,她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但是,她不等不靠,用村里闲置的池塘养泥鳅,走出了一条脱贫路。如今,她养的泥鳅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3月21日,在该村第一书记杨新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李先芝养泥鳅的池塘,看到里面有很多网箱,觅食的泥鳅翻腾跳跃。李先芝正给泥鳅喂食(如图)。她说:“这些泥鳅是我脱贫致富的宝贝!”

以前,李先芝的丈夫杨红生在外打工,留下李先芝在家照顾3个孩子。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杨红生因脑出血做了手术,不能干重活了,三个孩子也都相继考上了大学,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李先芝一个人肩上。后来,李先芝无意间从电视上了解到养泥鳅的致富项目,便产生了养泥鳅的想法。于是,她到上海等地学习养泥鳅的技术。

2014年,她开始养泥鳅。泥鳅对环境要求高,刚开始创业的李先芝养的泥鳅死了很多。但李先芝夫妻俩并不气馁,边学边干,终于成功了。

李先芝养的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受到外地客商青睐,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为了帮扶杨红生一家尽快脱贫,该县统战部驻村第一书记杨新建,不仅在2016年秋季为杨红生的小儿子杨山山争取到了5000元的贫困助学金,还为杨红生争取到了县扶贫办的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用来帮助他家养泥鳅。

“养泥鳅是个技术活。”李先芝说,有时候泥鳅生病,还要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李先芝还养黄鳝,今年准备扩大规模。

“我养的泥鳅供不应求,同时我也希望能带动周边的贫困户共同养泥鳅致富。”李先芝说,有不少村民前来向她学习养泥鳅的经验。记者采访当天,杨红生就被新蔡县的几个农户请去讲课了。杨红生说,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据驻村第一书记杨新建介绍,下一步他将对杨红生夫妇给予更多的支持,在土地流转、资金支持上加大力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