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四川西充县:水稻田里养鲫鱼 人均增收超千元

四川西充县:水稻田里养鲫鱼 人均增收超千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12-21  浏览次数:317
导读:“这块田这次能出600斤鲫鱼,加上夏季所产的1500斤水稻,今年这块田纯利润近4000元。”12月4日,流转了90亩稻田的西充县青狮镇黄...

“这块田这次能出600斤鲫鱼,加上夏季所产的1500斤水稻,今年这块田纯利润近4000元。”12月4日,流转了90亩稻田的西充县青狮镇黄庆沟村村民杨勇君告诉记者,“采用‘稻鱼共生’模式种田,是很划算的。”

据了解,杨勇君在稻田耕作时节,把一些鱼放到稻田里,待到秋收季节,稻谷丰收,鱼儿肥美,继续养殖到冬季才放水逮鱼,收入十分可观。

身处大山深处,务农怎么增收,一度困扰杨勇君。2014年以来,杨勇君对传统的“水稻+休耕”种植方法进行升级。他告诉记者,“稻鱼共生”是利用在稻田中放养鱼类的一种生产方式,水稻为鱼类提供食物,鱼类为水稻清理害虫,相互配合、共同生长。“今年已有40亩稻田产生了利润,有近30万元进账,明年将剩余的50亩全部套养乌鱼,90亩稻田将有可观的收益。”

据西充县水产渔政局局长姚仕和介绍,2014年以来,西充县根据县域山地的特征,在全县推行传统“水稻+休耕”种植养殖模式向“稻鱼共生”稻田综合种植养殖模式转变。像杨勇君这样采用新的耕作模式后,由于在稻田中养有鱼类,鱼儿游动促进了稻床通风透气,加上鱼类不断翻动泥土,让稻田水不断充氧,同时鱼的排泄物为禾苗提供了有机肥料,促进了禾苗的生长,升级后的稻田综合种植养殖模式显现了“稻好鱼肯定多,鱼多稻肯定好”的良性循环效应。

经过不断探索,“稻鱼共生”“稻鸭共生”“稻鳅共生”“稻虾共生”等生态种养逐渐形成。姚仕和说,采用“水稻+”模式,稻谷亩平均产量提高了20%,亩平均综合产值提高了35%,使得稻田的亩平均纯利润达2000元。2016年,采用“水稻+”模式种田的农户人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有力带动百姓脱贫致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