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山西介休龙头村农民端起致富“新饭碗”

山西介休龙头村农民端起致富“新饭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8-03-22  浏览次数:258
导读:  “还有半个月又能收菇哩!”57岁的张文玉老汉笑得合不拢嘴,种双孢菇一年半,老两口已经收入十几万元了,放在过去想都不敢...

  “还有半个月又能收菇哩!”57岁的张文玉老汉笑得合不拢嘴,种双孢菇一年半,老两口已经收入十几万元了,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张文玉所在的山西介休龙凤镇龙头村,多年来一直以洗沙厂、石料厂为主导产业,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陈旧低端的模式已成为龙头村发展的瓶颈。2016年初,龙头村开始引导农户发展双孢菇种植,为了更好地推行标准化生产,调动农户积极性,村集体向种植户提供建棚场地,解决上下水、电网等必备的基础设施。

  “双孢菇生长的温度要控制在14至20摄氏度,与其他地区相比,我们这里气温更加均衡。在外地一年一季出菇,到我们村就提高到一年两季出菇,正好能满足冬季食用菌市场的需求。”龙头村村支书任清斌说。

  任清斌说,他从全国闻名的蘑菇产地——福建漳州角美镇学习回来后,给村里聘请了漳州的技术员,对原料发酵、上架、温度、病虫害处理、湿度调控及采菇流程进行全方位跟踪指导。

  2016年,张文玉投资20万元建了两座菇棚,每个棚内有7层培育架,有效种植面积达1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季产量可达30斤。“要是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等今年4月份出菇,不仅能回本,还能余下不少钱哩!”

  到了出菇高峰期,为了保证双孢菇的品质,张文玉还会雇用本村和周边村的家庭妇女来采菇。在每一季采菇高峰期,至少能解决村里200名劳动力就业,仅此一项就能使人均增收1500元。

  2017年底,全村已经建成48座高标准双孢菇大棚,涉及村民38户,产量达到200万斤。村委会还投资70余万元建成占地400平方米的菌种培育厂房以及9个双孢菇菌种培育柜。

  “今年我们村计划再建50个菇棚,引进双孢菇烘干深加工技术,引导企业入驻,真正将村里的双孢菇基地建设成集菌种培育、生产、研发、加工于一体的绿色环保、有机生态的循环农业。”任清斌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