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科技热点 » 航天育种小麦综合性状突出

航天育种小麦综合性状突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8-07-18  浏览次数:289
导读:  近日,笔者从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获悉,由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培育的“豫丰11”和“郑品麦24”两个小麦品种于近期分...

  近日,笔者从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获悉,由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培育的“豫丰11”和“郑品麦24”两个小麦品种于近期分别通过了国家审定和河南省审定。

  与普通小麦不同的是,这两个品种的父本来源均是通过航天诱变技术培育而来的。同位素研究所所长范家霖说:“2006年,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河南省两个小麦主力品种‘矮抗58’和‘周麦18’的种子升空,返回地面后经过辐照诱变技术处理,筛选出了‘豫同198’和‘豫同194’两个创新品系,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豫丰11’和‘郑品麦24’。”

  据统计,在小麦增产因素中,新品种的贡献率超过了30%。如何打破基因连锁、提高变异率,培育出更多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一直是育种界的重要课题。“可喜的是,通过航天育种与辐射诱变,我们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小麦育种的效率和效果。”范家霖介绍,在国家和河南省区域试验中,这两个品种的增产能力突出,亩产均可达600~700公斤。其中,“豫丰11”品质达到中强筋标准,抗逆性、抗病性强;“郑品麦24”矮秆抗倒伏,耐寒性好,商品属性突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