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种下稻子数鸭子”——贫困山村春耕新事

“种下稻子数鸭子”——贫困山村春耕新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9-04-23  浏览次数:155
导读:“现在一亩地产水稻600多斤,一斤能卖10块钱,以前虽然能产1000斤,但才3元多一斤,扣除其他成本,一亩地能增收1000多元。”春风拂面,...

“现在一亩地产水稻600多斤,一斤能卖10块钱,以前虽然能产1000斤,但才3元多一斤,扣除其他成本,一亩地能增收1000多元。”春风拂面,黑土地渐渐苏醒,55岁的村民薄宪国一边忙活着育秧苗,一边念叨着好效益。


减产为何增收?薄宪国说,一个多月后,这些稻田里将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数百只鸭子。“一亩稻田放上20到25只幼鸭散养,既能除虫除草,又能实现鸭粪还田,还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一举多得,保证稻米天然无污染,自然卖上好价钱。”


在哈尔滨市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薄宪国描述的“种下稻子数鸭子”“鸭稻生态小乐园”成了村里的稀罕事。延寿县是哈尔滨市的贫困县,东安村是这里的深度贫困村,距离市区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没有像样的产业。


转变发生在两年前。2017年6月,哈尔滨市红十字会业务部主任刘雅芬来到东安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一来她便琢磨:“全村1.6万亩土地,有1万亩是水田,守着好山水,为啥换不来好收成?”


刘雅芬和村党支部书记安爱学便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取经,发现了鸭稻米种植模式,经过村民讨论后决定引进村子。全村9个农户带头种植350亩鸭稻田,并一点点摸索出鸭稻共育的很多窍门。


为了把好米卖上好价钱,刘雅芬带队参加由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的众筹扶贫大赛。决赛现场,她抱着一个电饭锅上了台:“你们闻到这米香了吗?这就是没有施化肥农药、靠鸭除草除虫种出来的鸭稻米!”


最终,“原生态鸭稻米”荣获大赛优秀奖,得到1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利用这笔资金,东安村很快购买更多鸭雏,扩大种植规模。此后鸭稻米还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注册了商标,在很多农产品展销活动中亮相。


“能武,也得能文。”刘雅芬说,鸭稻米给村里带来了一场思维革命。一些农民开始学着利用互联网,做文案推广,开拓线上市场。在产业带动下,去年底东安村实现整村脱贫,原来90户贫困户仅剩5户6人未脱贫。


“好带头人,好产品,好农户,‘三好’合一,扶贫有出路。”刘雅芬说,这里一年种一季粮食,年初种啥就决定了当年的收成。接下来会让村民了解更多新品种,春种希望,秋打好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