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猪价上涨,为何未见养殖扩张?

猪价上涨,为何未见养殖扩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1-09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440
导读:现在价格是不错,1月8日的生猪出栏价每担近900元,接近历史最高价了。说起最近的生猪价格行情时,溧阳市天目湖乾丰养殖有限公司...

“现在价格是不错,1月8日的生猪出栏价每担近900元,接近历史最高价了。”说起最近的生猪价格行情时,溧阳市天目湖乾丰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耀强浮现一丝笑容,但很快就消失了,“因为虽然价格不低了,盈利空间却越来越小。”

程耀强拥有一个规模养猪场,年出栏生猪2万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两年前,如果生猪出栏价每担能达到850元,养一头猪就能赚到500元左右,散养户养50头猪抵得上进工厂打工一年。可如今,养一头猪只能赚到300元左右。“饲料涨得太厉害了。去年八九月间,豆粕价格从每吨3300元猛涨到4800元;玉米价格去年9月每斤1元,现在涨到1.3元。”养殖成本大幅上升,即使赶上这一波上涨行情,像他这样的规模养殖户忙乎一年略有盈余。“猪价波动周期越来越短,说不准,过完春节肉价又会下跌,谁还敢扩大养殖规模?”他说。

大户不敢补栏,散户更加提心吊胆。镇江丹徒区宝堰镇申公塘村农民岳家林说,该村有十几户传统养殖户,去年养猪大半年一直亏损,如今都不敢养了。他说,最近肉价上升,但仔猪价格也高了,眼下补栏风险太大。

长期关注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阜宁县林牧渔业局副局长刘满昌告诉记者,“猪周期”确实越来越短。以往大概需要三年才能完成一次价格峰谷变化,如今缩至一年,这增加了养殖户们的风险。“市场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原来我们预计去年六七月生猪价格就该探底回升,但实际上又在谷底徘徊了半年,直到去年12月下旬才明显回升。而且,价格达到顶峰后的"逗留期"越来越短,过去能持续三四个月,现在也许只有个把月。”他分析说,近期各地气温大幅下降,影响农产品流通,加上春节将至,猪肉消费量大增,带动生猪价格上扬。但这种消费具有明显的短期性,节后猪肉需求量肯定下降,猪价肉价下行的周期可能随之到来。

不过,刘满昌认为,农民不再因为肉价上涨而蜂拥补栏,倒是好事,这说明他们对市场风险有了警惕。以往,肉价上涨时,尽管仔猪价格高,农户还是会补栏。现在不是这样了。阜宁全县800多规模养殖户都显得很理性,养殖规模只是略有增加。一轮又一轮“猪周期”让一批批养殖户退出,现在还在养的,多数有一定的市场预见能力和抵御市场波动能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