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我国上半年农产品"卖难"事件减少30%

我国上半年农产品"卖难"事件减少3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7-19  来源:新华财经  浏览次数:425
导读:商务部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3年上半年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今年上半年农产...
商务部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3年上半年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今年上半年农产品“卖难”现象比往年减少很多,一系列解决措施和长效机制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沈丹阳介绍,据商务部“卖难”舆情监测系统监测,今年1-6月份各地报告的农产品“卖难”事件有21起,涉及农产品约225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近30%,大范围的“卖难”基本没有发生。他表示,这与商务部和有关部门共同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所建立的长效机制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农产品滞销反复出现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商务部和各地商务部门也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应对工作预案。沈丹阳在今年3月19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曾提及,解决农产品“卖难”的种种机制工作预案已比较完备,将在长效机制建设上投入更多精力,以期根本性解决“卖难”问题。上半年监测数据表明,这些系列措施和长效机制的积极作用已经显现。

  沈丹阳进一步对解决农产品“卖难”的工作措施和长效机制作了具体介绍:一方面,商务部协调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通过支持南菜北运、西果东送、农产品流通综合试点,引导地方和社会资本投入到流通基础设施上来,明确农产品流通设施公益性质,打造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链条;另一方面,商务部制定了“分级响应、分品种应对”的解决“卖难”问题工作机制,规范了程序和措施,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城乡市场监测系统、新农村商网等平台为农民和经营者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农民合理种植。

  沈丹阳强调,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产品生产如今还是要靠天吃饭,加之地域性生产而全国消费、季节性生产而全年消费的农产品特点,决定了农产品价格波动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他指出,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