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语录 » 以中原农谷为中心,河南农业“格局”变了!

以中原农谷为中心,河南农业“格局”变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23-11-19  浏览次数:2133
导读:河南农业,“格局”变了!11月初,河南连续举办两场高规格大会,主题均是农业,主角均是中原农谷。11月10日,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

河南农业,“格局”变了!

11月初,河南连续举办两场高规格大会,主题均是农业,主角均是中原农谷。

11月10日,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在河南郑州开幕。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宣布大会开幕,并为“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欧洲研发分中心暨神农种业实验室与瓦赫宁根大学作物育种联合实验室”揭牌。河南省省长王凯致辞。

11月11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新乡市人民政府主办,第六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在新乡开幕。

前者“国际范”,河南省委书记、省长共同出席,顶格聚焦、顶格布局;后者“专业化”,院士、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业内重量级专家,齐心聚力、把脉问诊中原农谷发展定位和方向。

顶格聚焦、顶格推介的背后,是围绕中原农谷,河南农业“格局”变了。

中原农谷如何当好“主角”?河南农业,格局发生了哪些巨变?

在本届高博会中原农谷论坛环节,笔者应邀作题为《大食物观下,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方向和路径》主旨报告,从理念之变、格局之变、细节之变三个角度,剖析河南农业正在发展的这场格局之变。

理念之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行动就举步维艰。

今年河南省党政代表团先后赴广东、湖北学习,反复强调要“思想破冰”,要“以思想之变引领发展之变”。

这句话,用在中原农谷这里,也非常合适。想要建好中原农谷,同样需要观念先行、思想先转、思维先变。

笔者认为,需要在三种新理念下,思考种业以及中原农谷发展。

首先,是“大食物观”。

河南的优势和王牌是粮食,中原农谷建设的初衷,就是打造种业领域国家战略科技高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河南力量。

可以说,中原农谷发展种业的核心,首先聚焦在“粮食”上。对粮食的理解,决定了对中原农谷发展的理解和定位。

如何正确理解“粮食”?这就需要理解、践行好“大食物观”。

“大食物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概念的延伸和拓展,是新发展理念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生动实践。

过去的食物来源,主要是粮食,所以“粮食观”容易被片面理解为稻子、小麦等主粮。

随着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对食物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主粮“量”的需求上,更体现在对食物全面、营养、健康这些“质”的需求上。

如何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大食物观”应运而生。

“大”强调的是广泛、全面,就是不仅向主粮要粮食,更要确保鱼肉蛋奶、水果蔬菜等“副食”的有效供给,从而实现各类食物供应平衡。

对于中原农谷来说,这个“粮食”的种业,就不能仅仅包括“口粮”,不能仅仅围绕“米袋子”展开,还应该涵盖“油瓶子”“菜篮子”“肉盘子”“奶罐子”等。

中原农谷的种业,应该是在立足河南粮食基础、优势之上,打破地域和门类的局限,做大食物观下“粮食”种业的“国之重器”。

第二,是大农业观。

与大食物观紧密相连的,就是大农业观。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要树立大农业观。这不单纯是对东北地区提出来的,对全国其他地区,包括中原农谷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大农业观下,中原农谷发展,一方面,必须跳出“就农业谈农业”“就种业谈种业”的传统思维。

楼阳生今年地市调研中,多次强调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中原农谷来说,需要站在农业全产业链角度,思考在现代农业趋势下,如何将种业发展融入大农业粮食和农产品链条,打造全新的科技型、服务型、自强型种业价值链。

大农业观下,中原农谷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构建种业发展全链条化,如何从一粒种子到产业链构建,如何立足锻长板、补短板,加快推进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和全产业链发展,这也是大农业观下,留给中原农谷发展的课题。

另外,大农业观下,中原农谷发展中,也需要注意这样一种趋势:传统农业加工等中后端巨头,正在逐步覆盖上游育种环节,种企正在与农药、农资等公司走向一体化。

这个趋势告诉我们,种业的发展,需要与传统巨头、农药、农资关系越来越大。那我们在招商引资中,在发展方向上,也要考虑到加强与这些公司、环节之间的链接。

第三,是大生态观。

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三位一体。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树立并践行大生态观,向各类资源要食物时,都应以保障整个自然生态的安全为前提。

对于中原农谷发展来说,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更加注重资源节约、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更加注重生态保育,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出发,从种业出发,推动农业从以高产目标主导向以绿色生态为主转变,依靠绿色技术缓解农业水土资源紧缺、降低农业环境污染压力,实现粮食绿色低碳生产。

特别是对于中原农谷来说,一方面,种业发展,没有好的土壤资源,没有优质的水资源,没有安全的自然生态,不仅仅种子的育繁推没法开展,后续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也都是空谈。

另一方面,随着最近社会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环保诉求对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和未来的育种,不仅要解决高产、优质,还要兼顾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环保效益,践行大生态观,也是未来育种发展的未来趋势。

格局之变

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构建大空间格局是关键。

这个大空间格局,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河南科创大格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1年9月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战略部署,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

如今经过两年多发展,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技城、中原农谷为支柱的“三足鼎立”河南科技创新大格局已经形成。

河南省委对“三足鼎立”的要求是: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进省医学科学院、中原医学科学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一体建设、融合发展。

对于中原农谷来说,这种“三足鼎立”融合发展有两个重要方向:

一是取经借鉴。

比如,中原农谷可以充分研究学习中原科技城做法,借鉴构建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加快集聚高能级研发机构、建设全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等方面经验,科学谋划中原农谷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空间布局和项目建设等事项,构建中原农谷建设的“四梁八柱”和种业创新体系。

特别是,中原农谷强调“谷”“城”一体发展,这方面,更需要学习中原科技城如何以城托院、以院拓城、院城一体。

“三足”之间,好的经验、做法、模式,可以互相学习、借鉴。

二是换道领跑。

10月底,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在河南郑州正式启动建设。这对于中原农谷发展来说,是重大利好。

现代种业已进入“常规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信息化育种”的“4.0时代”,无论是生物育种,还是人工智能,关键就是算出来。

只有通过三者融合发展,用全省科创“一盘棋”的思维,才能真正用好、用足、用活这样的优势,才能给中原农谷发展提供一个换道领跑、后发先至的机会。

第二个层面,是河南农业大格局。

如果说河南科创大格局,目前有“三足鼎立”,那在笔者看来,河南农业大格局,目前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三足就是中原农谷+周口农高区+漯河。

这三者的关系是,中原农谷搞种业,要覆盖种业全领域;周口农高区搞产业,主要是解决高产;食品这一块,以漯河为主,中原食品实验室布局在漯河,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创新主体,形成功能食品的研发,带动河南功能食品产业的发展壮大。

这同样需要“三足”之间,做好错位发展、融合发展,也需要各自发展更加聚焦精准。

特别是对于中原农谷来说,是聚焦种业、突出创新、着力转化,科学调整、优化、提升核心区规划项目,不符合这个定位的非紧密项目,需要合理退出、拒绝引入。

第三个层面,是河南种业大格局。

目前,河南种业初步形成了“中原农谷+国家级、省级农业(种业)产业园+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格局,种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笔者对河南种业大格局有一个判断和构想,即“一核、多轴、多区”的现代种业布局。

一核:很明显,就是中原农谷。

多轴:建议依据河南的优势种业、优势物种,组织开展、建设种业行动和种业重大工程。

多区:建议依据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农业资源和农村格局等特征,划分不同的种业特色、重点区块,以规模化、集约化着力解决种业“散”的问题。

这其中,特别需要全省种业围绕、聚焦“中原农谷”发展,形成全省种业“一盘棋”的思路。

比如,商丘虞城的山羊种业、平顶山郏县红牛的种业、漯河辣椒的种业、驻马店夏南牛种业、濮阳的红薯、菌菇种业、信阳茶油的种业、安阳小麦种业、三门峡苹果种业,甚至许昌鄢陵的花木以及遍布全省的猪、牛、鸡、鸭、鹅等种业等等……

这些遍布全省的特色种业,需要用好中原农谷这个关键“核”,在省级层面统筹推进,整合种质资源和科研力量,注重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种业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这三个空间格局,对准了种业发展过程中要破除科技与产业、省与市县、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三个“两张皮”的问题,这就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

这三个大空间格局,将会对河南种业、农业,乃至全国的种业、农业发展产生撬动作用,会以种业质变推动农业质变,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质变。

细节之变

笔者认为,中原农谷高质量发展,有五个可行的新方向。

第一个新方向:加快种质资源数字化。

种质资源则是支撑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育种创新的物质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河南已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7565份,建成国内一流的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省畜禽和水产遗传资源基因库建设有序推进。

这里对于中原农谷种质资源库,提两点建议:

一是加快种质资源数字化。

对于中原农谷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河南数字技术的基础和优势,加快推动种质资源库的数字化,聚焦育种信息化、种子检验实验室数字化、制种基地现代化提升、数字种业综合监管实时化等多场景,为种业成果转化落地提供服务。

二是省级统筹、层层负责。

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笔者建议河南统筹推进农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普查,搭建以省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为统领、各地种质资源库(场、区、圃)为补充的保护体系,签订省市县三级保种协议、层层压实保种责任;分类开展省级农作物和种畜禽资源保护单位现场核查,更新保护单位台账。

第二个新方向:加快建设种业检测的河南标准。

围绕种业的基础设施,不能少了种业检测的平台。

近年来,农作物制种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种子检疫和健康检测体系不完善,种子安全风险增加,限制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种子检测检疫机制、平台亟需加强。

这方面,笔者建议中原农谷加强种子检疫科技支撑,建立种子检疫与病虫害控制中心、农药与生物技术产品检验检测研发平台等平台,在全国叫响中国种业检测的河南标准。

第三个新方向:加快建设种业地展的河南高地。

种业产业要想完成产业化发展,种业地展是其中的关键。

中原农谷有一个使命,是打造永久性国际农业会展。这方面,笔者建议中原农谷打造农业会展时突出“地展”的概念,创造农业生产的应用场景,农业很多时候必须创造一个应用场景,种子必须有生长环境,各种农机作业、智能装备,得创造生产应用环境,才能把功能展示出来。

作为中原农谷的对标对象,这两天2024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开始向全国征集田间展示品种,此次征集对象面向全国水稻、玉米、鲜食玉米、瓜菜、杂粮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科研育种单位和国家水稻、玉米技术产业体系、联合攻关组的优良品种。

大会田间展示由大会统一提供土地、设施及生产管理服务,并将在大会正式启动前,对鲜食玉米、水稻、南瓜、番茄、辣椒等作物进行专家品鉴活动。

这是中原农谷急需学习借鉴的,河南有这么好的高标准农田、研发平台和可预见的突破性成果,有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模式,这些都需要以地展的形式,更好地呈现在市场面前,这是促进中原农谷更好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必需的载体。

笔者建议,加快建设种业地展的河南高地。

第四个新方向:加快建设“千万工程”示范高地。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

上个月底,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河南方案,正式拉开了河南全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大幕,“千万工程”河南版方案正在加速成型。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全国农村人口大省,河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笔者认为,中原农谷最应该率先建设成示范高地。

第五个新方向:加快完善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

打好种业翻身仗,离不开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这方面,笔者建议中原农谷做好几件事:建立种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常态化对接机制;出台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探索开展粮食作物制种补充性商业保险,提升制种保险金额;育种项目的政策支持要适应种业育种规律。

作者:杨建国 三农学者、乡村振兴传播大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