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吉安乡村文化现象:文化潜力“变”产业实力

吉安乡村文化现象:文化潜力“变”产业实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9-1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442

市场化运作:精心打造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必须有科学的指导与规划。2011年底,吉安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从2012年起,吉安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并制定专项资金具体奖励扶持办法。

深挖乡村文化产业潜力,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品牌,光靠政府政策上支持、资金上支撑,能否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乡村文化产业呢?

“扶持乡村文化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很大,如果没有高位推动,很难顺利进行。”王萍坦承,“乡村文化要推出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经得住市场的检验。”

将乡村文化逐步推向市场,由单纯的输血到培育造血功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融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已成为吉安市上下的共识。

永丰农民画历史悠久,享誉盛名。以前,由于市场运作方面欠缺,永丰县农民画鲜少变成商品。

为把农民画这一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引导农民画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07年~2008年,该县农民画研究会会长王小枚等人成立了永丰县索艺农民画传媒有限公司,并动员40余名农民画作者筹集资金400多万元,购买荒山800亩,种上茶树、果树,开挖了鱼塘,在茶林中建起了一栋2600多平方米三层楼的画家村。

画家村功能齐全,农忙时农民画作者白天可以在茶园、果园里进行劳作,晚上和农闲时又可集中在一起,或共同探讨艺术,或一起进行创作。

市场化运作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农民画作者吃上了定心丸,他们不再愁画画无收入了。王小枚给记者算了笔账:初期售出农民画作60多幅,每幅价格2000元,收入超过12万元,公司按照四、六分成,农民作者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如今公司在上海、南京、深圳、厦门等地设立了销售窗口,每年农民画销售额达上百万元。

王小枚还告诉记者,近几年,农民画作者创作激情更加高涨,专职绘画的作者也越来越多,有些农民画创作者甚至全家“脱产”。

近年来,吉安市精心包装、策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吸引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2011年,永丰农民画、梁书国画馆等5家企业被评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获评数量为全省之最。此外,永新县也通过市场运作来发展书法产业。这些举措促进了全县文化资源潜力向产业实力的转变、文化“事业型”向文化“产业型”转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培训机制:破解文艺人才瓶颈

目前,与外出务工、进城做生意等相比,大部分乡村传统文化创作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许多青年作者纷纷外出,从而使乡村文化发展创作陷入了一段低谷时期。后续人才凋零,是严重制约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培养接班人?乡村文化如何传承发展?这是摆在吉安人民面前的难题。

这些问题,吉安市各级领导干部也在不断地深入思考,并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一致的认识:面向市场,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着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与学校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把文艺人才的培养、使用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当永丰农民画开始出现衰落迹象的时候,永丰县除了在大环境上下功夫外,还把组织、辅导的注意力延伸到了全县中小学。

“县教体局聘请了一批永丰农民画家担任美术老师。”永丰县文联美术协会秘书长王雯萱向记者道出了关键所在,该县把永丰农民画的辅导、创作方法、思维方式、语言特征、艺术风格,通过作品欣赏、作者介绍、绘制演示等方法,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全县所有学校推广普及。

此外,永丰县还成立了“永丰农民画研究会娃娃农民画创作基地”,更加明确、有效地把永丰农民画与学校美术教育融为一体。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永丰农民画借助学校美术教育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仅儿童绘画作品在国家文化、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类活动中获奖的有1000多件,在国际上获奖的有100多件。为美术或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00多人。

目前,永丰全县农民画骨干作者也由原来的15人发展到今天的2000多人,遍及全县各个乡镇,年轻作者数量不断增加。王雯萱说,从娃娃抓起,对发展农民画作者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好多原来的儿童画作者成了如今的美术老师,在农民画作者的培养上形成了良性循环。”王雯萱还告诉记者,在这些新作者中,大多在学生时期受过永丰农民画的影响,他们对永丰农民画创作的热情普遍较高,文化素质也相对较高。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如今,永丰县农民画作者队伍已初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度格局,解决了农民画后继无人问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