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村民返乡养羊
“以前在外头打工,每个月收入4000多,现在我养了400多只黑山羊,去年年收入10多万吧。”家住石马镇的村民邓俗优,算村里在外打拼得比较好的,到过重庆主城,华东、华南地区都去过,做机械制造行业。
2009年,他萌生回家养羊的想法。
“当时也没有下定决心,后来了解到,大足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同时自己家里也有很多荒地,便决定养黑山羊。”
经过2年的酝酿,2011年,他回乡养羊,“我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进去了,一共50万。”2012年时,邓俗优养了200多只黑山羊。
邓俗优和张家骅教授见面显得很熟络,原来,张家骅是邓俗优的技术指导员。
“2012年,由于不懂技术,死了10多只羊子。”对农业养殖,和大多数农户一样,邓俗优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张家骅和团队成员成了他们的技术后盾。原来,10只羊的死因是发霉的玉米秆惹的祸,“现在一有困难就去找张教授,他给我们解决很多难题。”
目前,凭借400来只黑山羊,他的年收入可达到15万元,比原来打工赚得多,而且也比较轻松,“在家照顾父母孩子也很方便。”他表示。
据介绍,大足区目前有600多户养殖黑山羊的农户,其中返乡养羊的农民就有300多人。
形成一条龙产业格局
截至目前,大足拥有一个国家级保护场,24个存栏种羊500只以上的原种场,49个存栏种羊200只以上的一级扩繁场,151个存栏种羊50只以上的二级扩繁场,存栏种羊总数达到6.9万只。
大足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贤海说,大足区将大力扶植和帮助黑山羊产业,计划在“十二五”末,黑山羊规模化养殖上台阶,形成种养加工农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另外,政府对种羊养殖和种羊繁殖场建设均有相应的补助,并按羊头帮助养殖户参与投保。
王贤海表示,到“十二五”末,大足区将实现年生产种羊20万只,生产加工商品肉羊30万只,财政收入将达到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