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多地尝试破解城乡二元制 部分农民积极性不高

多地尝试破解城乡二元制 部分农民积极性不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12-19  来源:中国广播网  浏览次数:394
导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以此为主线勾勒出的户籍制度改革路线图,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以此为主线勾勒出的户籍制度改革路线图,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近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刚刚落幕,针对广受关注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改革,除了明确任务、方向,更重要的是如何破除藩篱向既定目标推进。事实上,近年来部分地区已经在破解城乡二元制方面做出了尝试,有收获、有思考、有待解问题。中央台记者探访吉林、河南、山西、湖北、广东等省,了解当地户籍改革的实际问题。 

  吉林:农民变“市民”积极性不高 

  吉林作为农业大省,2010年起,吉林放开农民进城落户限制,凡是进城农民有稳定居所、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经济来源,就可以进城落户。效果如何呢? 

  记者采访中发现,更多的城市打工者更喜欢留住农村的根。在吉林省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的通化市,普通农村务工者的落户热情并不高。通化市公安局户政支队支队长张志刚坦言,户籍制度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并没有让农民真正"走出去"和"留下来"。 

  张志刚:户籍制度改革以来,就是农民到市区城镇这个量不是很大,应该说比例相对比较小,积极性不高。 

  近期的一项统计发现,吉林省长春、吉林两市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有七成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农村户口。35岁的长春某国企员工刘秀山,看上去是典型的城里人,一年收入六七万元,可他的户口却在吉林市老家农村,这意味着他在城里无法享受政府福利。不过,与传统想法不同,刘秀山根本不想要城里人的福利。 

  刘秀山:因为农村人嘛,就是指着这个土地养老呢,国家现在对农民这块,政策、待遇也都挺好的。就不见得非得想转。 

  刘秀山告诉记者,如今城里的小学、中学都已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的小孩入学费用一样,他觉得已经没有为孩子转户口的必要。另外,即便是城市户籍,一般居民的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也不高;而在老家农村,取消农业税,农民享受种粮补贴,享受新型的农村医疗保险。城镇户口对农村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弱,甚至没什么吸引力。 

  刘秀山:比如说,现在种地他有直补,什么费用现在都不收了。再一个农村现在也有医疗、补助,他也有像低保似的,但是他是成年给的,农村最起码,有园子、有地他能种菜,就是没有工作,其实也能糊个口。如果真是有占地的了或什么样了。现在国家对农民土地征收、赔偿这块还挺高的。 

  统计显示,以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但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只有35.3%。这说明有大量常住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还不是城镇户口,处于"半市民化"状态,一些城镇吸引人口集聚的能力还不足。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农民想选择他流动就业的地方,是根据市场规律来选择的,不该依据我们的意愿。 

  李铁:尊重农民自愿,尊重他的选择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前提,目前现在我们面临的是没有给他选择权,他没有落户的权利,所以户籍制度改革实际上是对我们中国几十年的这种城乡关系一次挑战,而要分析它产生户籍制度叠加在户籍制度上各种福利这种原因,我们因此要制定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有利于操作的政策,而不是拿着城市的这种标准来说,你不达到这种标准你就不能进,这个不能作为借口。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