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粮食高产成东北农民相互攀比硬指标

粮食高产成东北农民相互攀比硬指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3-13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283
导读:  目前正值东北地区备春耕高峰期,许多农民都在想尽办法寻找适合自家土地的种子和耕种良法。  连续多年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

  目前正值东北地区备春耕高峰期,许多农民都在想尽办法寻找适合自家土地的种子和耕种良法。

  连续多年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的系列鼓励政策让种粮农民看到希望。

  近日,记者在吉林省农安县农资市场采访时,巴吉垒镇东铁村农民于海龙正和化肥经销商聊天。

  47岁的于海龙已种地25年。去年种植9公顷旱田,每公顷产量达到2.7万斤。“这是我家单产最高值,除了选好种子、正确施肥以外,科学种粮的方法很重要。”于海龙说。

  面对农民的需求,一些农资企业改变传统单一销售模式,通过设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指导农民科学种粮。

  “刚刚买完65袋化肥,还跟企业签了免费指导、产量包保合同,心里踏实多了。”农民孙井山说。

  2013年,孙井山种植5公顷玉米,每公顷平均产量超过2.7万斤,比邻近地块多打粮2000余斤。对于吉林中西部半干旱地区来说,孙井山家的粮食产量在当地很靠前。

  “前年我买的其他品牌化肥,当年出现风灾和虫灾,粮食产量较低。”孙井山说,去年经亲戚介绍购买的“包保”化肥,价格与其他品牌相当,但后期服务很到位。

  在东北基层农村,除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宣传农业科技以外,农资经销商逐渐成为农业科技宣传主力。

  长春市鸿运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臣表示,去年销售“包保”化肥1200吨,今年截至目前已达4000吨,预计涵盖面积超过5000公顷。

  前郭县王府站镇王府村种粮大户朱月海是农业科技的忠实“粉丝”。

  他告诉记者,像测土配方施肥、高光效种植等这些国家推广的农业科技,在没遇到自然灾害情况下可实现稳产。如果想连年增产,还要学习更多办法。

  调研中记者发现,现在越来越多农民关注粮食单产。在平常聊天时,“高产”已成为农民之间互相攀比的资本。

  数据显示,2013年东北四省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24.1%,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其中,吉林省粮食单产达988.49斤,高出全国单产271.59斤,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位。

  吉林省农委农业处处长张永林认为,一方面国家在逐渐加大农业科技方面投入;而另一方面,农民对待农业科技的态度更主动,学习热情很高。

  许多农民表示,原来依靠多上化肥的办法多打粮,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过量施肥造成土地板结、地力下降,还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现在我们更希望通过科学方法实现粮食高产。

  于海龙说:“目前我用的是缓释肥,下一步我准备研究一下生物质肥,希望能把我家地也打造成高产示范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