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2014年新政策,直补正式在新疆试点。
老政策:临时收储政策,2013年以2.04万元/吨收储。收储虽然保护了棉农利益,但同时也造成了内外棉价差严重倒挂,削弱下游纺织制造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目前内棉价格约1.9万元/吨,外棉价格约1.6万元/吨,内外棉价差稳定在3000元/吨。新政策:2014年起,国家将取消临时收储政策,以新疆作为试点实行每亩380元的直补政策。
我们认为新政策出台后内棉价格将从1.9万元/吨下跌到1.6万元/吨,内外棉价差将会收窄。关于直补政策,我们的预判如下:(1)预计内棉跌幅15%:目前受收储价格托盘内棉价格在1.9万元/吨,新政策以农民净利润在直补政策实施前后不变为假设,我们判断14/15年棉花可能以1.6万元/吨作为支撑波动。目前2015年1月交割的郑棉远期合约已跌至1.62万元/吨也证明了我们的测算。(2)下跌窗口期至14年底:我们认为内棉价格将从现在开始至14年底逐步跌至1.6万元/吨。虽然棉企采购棉花通常是提前一个生产周期采购,棉花直补政策出台或将延迟棉企采购时间,逐步压低内棉价格。(3)长期整体棉价温和上涨:收储政策的取消将会引起中国内陆种植棉花的积极性下降,我们认为中国供给减少及全球经济复苏影响,长期来看整体棉花价格存在上行空间。
棉价下跌长期利好下游棉纺企业:(1)纺织制造景气长期逐步向上:对棉纺企业,内棉价格决定成本,总体价格走势决定价格,内外棉价差缩窄,长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2)色纺纱弹性较大:我们认为从棉花价格的敏感度来看,棉花占成本比例高的子行业弹性最大。色纺纱行业产业链较短,棉花占成本的比例超过70%,长期来看采购成本走低有望提升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3)业绩趋势:因棉纺企业生产大多屯有3-6个月的棉花库存,棉价变化反应至毛利水平具有一定滞后性,预计短期待库存棉消化,未来业绩将逐季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