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并没有延续2月下旬的上涨行情,相反需求的低迷使得小麦价格整体稳中偏弱;郑麦期市由于可利用题材匮乏,价格基本延续区间震荡;临储小麦投放维持100万吨水平,成交数量不断回落;受天气干旱及地缘政治波动不定的影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持续走高。
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至3月27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528元/吨,较2月同期交易均价2537元/吨下滑9元/吨。
从当前小麦市场来看,小麦市场供需基本维持着相对的平衡格局。国家临储小麦投放格局的变化并没有给市场带来明显的利好,而需求的低迷仍抑制市场的回暖。预计4月份小麦价格这一运行态势仍会延续,但不同区域的小麦行情走势仍需关注。
普麦价格稳中回落,优麦行情仍然坚挺
3月份,主产区小麦市场供给增加,而需求恢复的缓慢、开工率的不足限制制粉企业采购小麦的积极性。主产区小麦市场整体稳定,局部地区普麦价格稳中小幅回落。
截止3月底,河北石家庄地区新产三等普通白小麦制粉企业收购价格为2640~2680元/吨,河南新乡地区为2580~2620元/吨,山东德州地区为2600~262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为2540~2580元/吨,局部偏高地区价格较2月底回落20~40元/吨。
虽然普通小麦价格稳中显得偏弱,但高品质和品种较纯的优质小麦价格仍然高位坚挺。3月底主产区制粉企业河北石家庄地区新产藁优2018进厂价格为2860元/吨,河南新乡地区新产郑麦366进厂价格为2840元/吨,山东潍坊地区新产济南17进厂价格为2820元/吨,北京地区新产济南17进厂价格为2940元/吨。由于优质小麦数量较少,价格走势强于普麦,当前优质小麦与普通小麦价差在200~250元/吨之间,优普小麦之间的价差呈现放大态势。
市场可用题材匮乏,强麦期价区间波动
3月份郑强麦期货价格基本在2760~2820区间震荡,市场题材偏空。3月28日,郑州强麦主力1405合约收盘价2794元/吨,较2月底的收盘价2812元/吨回落了18元/吨。
从市场面看,临储小麦仍是市场粮源的主渠道,虽然投放区域发生较大变化,但每周100万吨的投放量也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市场后期对粮源短缺担忧心态缓和,小麦价格的上涨预期减弱。
从新麦生长情况看,主产区小麦涨势总体良好。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冬小麦面积比上年增加109万亩。当前主产区大部墒情适宜,麦田群体充足、个体健壮,全国冬小麦一类苗面积比例51.5%,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天公的给力一定程度上浇灭了市场的做多热情。
从国际市场看,春节过后受天气干旱及地缘政治波动不定的影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不断攀升。尽管国际小麦价格持续走高,我国小麦进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对庞大的国内产销市场来看影响仍然有限,郑强麦市场走势走势仍然受国内供需基本面的制约我行我素,特立独行。
面粉市场稳中偏弱,麸皮价格下跌明显
3月份,国内面粉市场需求恢复缓慢,经销商采购积极性不高,销售情况一般。据一些大型制粉企业反映,与往年同期相比订单明显偏少。
截止3月,河北石家庄地区特一粉销售价3100~314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040~308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000~3040元/吨;江苏南通地区面条粉(60粉)出厂价3000~3020元/吨,安徽淮北地区60粉出厂价2960~2980元/吨。主产区面粉价格虽基本稳定,但部分地区价格较2月份仍显偏弱。
2月份,由于制粉企业开工尚未恢复,麸皮供给有限,价格与春节节前相比普遍上涨20~40元/吨左右。但进入3月份以后,随着企业加工率的提高,加之受养殖行业亏损的影响,麸皮价格持续下跌。当前河北石家庄地区麸皮出厂价格为1780~182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为1820~186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为1840~188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为1880~1920元/吨,较2月底的价格下降了40~80元/吨。
面粉销售的不畅,麸皮价格的下滑,导致制粉企业加工利润下降,小麦采购积极性不高。据了解,与上年同期相比,目前主产区制粉企业加工利润大多下降了10~2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