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河南武陟县:产业集聚区里农民过得好吗

河南武陟县:产业集聚区里农民过得好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9-09  浏览次数:592

傅品义对自己的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非常满意,他说,入驻产业集聚区节约了用地,周围的环境也变好了。以前我们的水源是自来水公司供应,由于管道线太长,供水时常出现问题影响生产,后来县里决定让自来水公司专门给我们打了一个自备井来提供水源。

据了解,容熙饮品都是自动化生产线,需要的劳动力不太多,无菌灌装间及生产过程后段贴标、封箱只需要员工对机器进行操作,工人的工作比较轻松,现在容熙食品用工100多人,年产值1亿多元,上缴利税300多万元。

在辅仁集团武陟医药产业园,辅仁集团董事长朱文臣说:“辅仁在武陟投了两个项目,额度都在10亿元以上,从谈判到签约再到落地,均不到两个月时间,这样的高速度、高效率,让我们欣喜。”据了解,辅仁集团武陟医药产业园内现有员工580多名,大部分都是当地农民。

八小时工作,社区化建制——产业集聚改变农民生存状态

据杜国定介绍,产业集聚区建设实行“先建后拆”的措施,先给农民建新房子,然后再拆农民的老房子,建设产业集聚区,始终保证农民有地方住。

“我们将在原来学校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来保证教育资源共享,规划的公园绿地已经建成,供暖也在集聚区普及了,供气管道正在建设,敬老院正在规划建设中,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其中部分企业生产中产生的余热也低价为中心社区的居民提供供暖,双方算是互利互惠。”千宝兴说。

武陟县龙泉街道办事处北贾社区原是武陟县嘉应观乡北贾村,2010年划归到产业集聚区管理。北贾社区主任肖银运告诉记者,现在社区内居民90%都没土地了,他们大都进入企业打工,每月收入都在2500元以上,有的能拿到4000元。

“现在拆迁的农户都已经住进了社区,北贾社区一期建成的100多套房大部分都住进了居民,现在对未拆迁的老宅房屋评补已经结束了,拆迁后除了补助宅基地上原有面积的房子外,每个人再补35平方米。”肖银运说。

“现在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大变化,原来没有车现在都买上车了,原来没有空调现在都安上空调了。别看我们村不大,轿车能开出100多辆,农民没地了之后生活过的更富裕了。”北贾社区居民高国平说,不久这里还要建幼儿园和小学呢。

村民们还告诉记者,现在社区内进厂打工的大部分都是40-60岁的人,年轻人大多都干起了个体户或买车跑起了运输;过去种地时风吹日晒每天都比较累,现在进厂后每天只干八个小时,回来洗洗涮涮后每天晚上大家都聚在一起跳起了广场舞。

“我们计划3-5年把社区全部建好,产业集聚区逐步发展,农民安置加速推进。”杜国定说,原来产业集聚区内的农民,全部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并安置相关工作,社保、医疗、教育等问题将逐步解决,让农民在产业集聚这一平台上,分享城镇化带来的好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