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如何让农民怎样参与市场?

如何让农民怎样参与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11-04  浏览次数:212
导读:去年我去农村调查,在大汶河旁,看到一位妇女在前面拉犁,男人在后面扶犁。已经进入21世纪了,我们2000多年前的生产方式还在延续...
“去年我去农村调查,在大汶河旁,看到一位妇女在前面拉犁,男人在后面扶犁。已经进入21世纪了,我们2000多年前的生产方式还在延续。”日前,在一场关于“土地股份合作与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深为感叹。

他说,农民没钱,村里缺钱,钱到哪儿去了呢?钱在市场上。农民要参与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吞没。

农民怎么参与市场?集体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发展?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当然,出路不止一个。在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看来,如今农村大地上广泛兴起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许就是有效形式之一。

分散的农户有抱团发展需要

2011年前,山东省东平县彭集街道安村还是一个“空壳”,村委会里只有2张桌子和3把椅子,剩下的就是24万元的债务了。因为穷,村里9年没有村主任。年轻人大都离开了村庄,待在家里指望那几亩地的,经济状况也都不大好。

可是如今走进安村,只要到农户家里稍一打听,就会发现这里已是另外一种状态了。2013年,安大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单引进公司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这一项,集体就能收入30多万元,农民每年还能从每亩地上拿到1000元的保底租金。而一年多时间里,东平全县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就发展到了51家。

“现在土地股份合作发展非常快,决不是偶然。”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说,“股份合作是农业特有的制度。农业为什么要搞合作制?主要农业是家庭经营,要克服家庭经营的局限性。但是合作制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尤其在它向纵向延伸,向下游延伸中。下游是工业加工,它是适合于现代企业制度的。”

安村原本就有粉皮加工的传统,多少年来,一家一户的作业方式始终无法走出规模小、晾晒难、产量低、利润少的困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农户越来越有抱团发展的需要。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后,在村内荒地上投资建起了粉皮加工小区,统一配料、管理、包装,又注册了“安大”商标,由合作社统一购销,合作社每年可实现收入200多万元,加工户平均年收入也能达到10万元以上。

效益显然是可观的。但也有专家建议,推进农业的股份合作制,包括土地股份合作,一定要处理好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关系。

“一个是利益分配当中两者的关系。还有就是从农业整个产业组织纵向一体的角度看,上游,就是第一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尽可能要以合作为主。下游的产业化,通过办加工厂等来实现,跟工业有关的活动可以以股份为主。”黄祖辉说,东平虽然都是土地股份合作,但是也有差异,每个村的情况不同,从产业实际出发,从当地的要素配置出发,搞自己最适合的那种模式,而不是一刀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