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一号文件之后粮价如何走?

一号文件之后粮价如何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3-14  浏览次数:550
导读:2014年,中国海关立案查办农产品走私案件13316件,同比增长31.53%。同时,数据显示,海关查获走私大米21万吨,占总进口量约9%左...
        2014年,中国海关立案查办农产品走私案件13316件,同比增长31.53%。同时,数据显示,海关查获走私大米21万吨,占总进口量约9%左右。农产品走私日益猖獗,国内粮价下行压力加大,百姓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而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前11个月中国大米进口量为223.5万吨,同比增长9.76%。总的看,2014年我国稻谷总供给量约4190亿斤,总需求量约3929亿斤,年度结余261亿斤,市场供应保持宽松格局。
 
         为何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的状态下,走私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走私行为有利可图。打击走私行为是在“堵”来源,政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于“通”渠道,使粮价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这个“合理范围内”充满矛盾,既要平抑原粮价格,缩减国内外价差;又要保证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2015年国务院1号文件指出,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我国的临储政策旨在保护农民利益,保证粮食安全。而临储政策、托市收购等干扰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官方也正在逐步改变这一现状。2014年国家取消棉花临储政策,改为目标价格主导。2015年棉花补贴政策仍然在新疆进行,不扩范围,一方面是为了将地产棉向新疆地区集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削减高达1100万吨、占全球60%的棉花库存。同时发改委1月4日宣布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下放1项定价权限。这次价格放开后,也标志着我国在农产品价格领域已经完全取消了政府定价,价格全部由市场形成。
 
         农产品市场化是趋势,取消棉花的临储政策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但主粮的战略保障依然不会放松,重要农产品的价格政策仍然会进一步完善。目标价格的本质其实与临储政策类似,仍然是对农业进行“输血”,而非使农业自行“造血”。补贴过高,造成财政压力增大,无法改变现状,推高农产品价格的同时农业仍然有“政策依赖症”;补贴过低,对于提高国内农产品竞争力不起作用,企业取向不会改变,难以保障农民的积极性。
 
         20151号文件指出需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在此前提下,国家战略储备和主粮临时储备的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收储力度应该要有所降低事实却非如此。国内主粮战略储备情况不得而知,临储状态却远胜往年。2015年1月份,东北地区在放宽临储玉米霉变指标、松绑转基因玉米进口限制之后依然加快收储节奏,收储量预计在4000万吨,引起期货市场价格上扬,推高了市场价格。东北临储机构的设施条件并不好,多数粮食都是露天存放,在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如此严重的前提下,如此快的收储节奏、如此大的收储规模令人费解。
 
         国际市场方面,主粮价格下跌,影响了各国的出口情况。各国都在在保护本国利益,不同程度地限制农产品的出口。2015年泰国预计出口大米1000万吨,相对2014年下降6.5%。泰国军政府甚至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减少水稻生产,该种其他作物。同样,作为重要小麦出口国的俄罗斯则建议调整该国小麦出口关税,并计划全面限制谷物出口。
 
          国内人口增长速度放缓,粮食供需达到紧平衡的状态。主粮连年增产,一方面需要研究多种对策、综合措施保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另一方面政策、结构性矛盾累积,市场买方对临储价格接受度越来越低,完善机制,疏导销售渠道。
 
         农产品市场改革势在必行,应该研究措施降低阵痛程度,缩减阵痛时间。国家取消了棉花临储政策,同时放宽了玉米临储指标,加大收储力度。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本质上是统一的。能够市场化的农产品尽量市场化,对保障粮食安全有利的措施也需要加强。在主粮推动市场化进程中,困难重重。反过来,将市场化程度高的土豆进行主粮化的推进,就容易得多。这是主粮市场化以退为进的重要举措,将逐步平抑国内外主粮价差,是一步战略好棋。而将国产小麦拍卖与进口小麦配额挂钩,难免有钓鱼之嫌,是不可持续的战术操作而已。
 
           2月1日国务院1号文件的出台,2月2日农业部随之部署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工作。农业部的通知涉及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食加工提升、培育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加工园区建设等九个方面的工作。综合来看,未来粮食通过加工获得附加值的工作将会得到加强,压低加工业的生产成本相对更加容易。原粮价格上涨空间将会通过加工业这一节点得到控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