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6日星期一多云 老豆和小豆两代人的梦想
江苏调查组
睢宁县官山镇张山村豆巷组明坤布祥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叫豆明坤,儿子叫豆布祥,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们为老豆与小豆。家庭农场名称就是父子两个人的名字。
2013年初,老豆从电视、报纸上了解家庭农场有关情况后,敏锐地抓住家庭农场发展的契机,以每亩800元的价格,与本组39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承租合同,共流转153亩土地,并于2013年6月8日在工商部门办理了“睢宁县明坤布祥谷物种植家庭农场”营业执照,成为睢宁县首家家庭农场。这个家庭农场目前拥有拖拉机、耙地机、打草机、旋耕机等农机设备,价值约20万元。
老豆一家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一年两季。2014年,老豆一家从组里流转土地共258亩、自有耕地5.8亩,不计人工成本,全家年纯收入约为20万元左右。
老豆对种地很有信心,他说自家4口人种300~400亩地没问题,农忙时可以少量雇人,明年他还打算多流转土地,多增加家庭收入。临别时我们也和小豆聊了聊,20出头的小豆,平时农活做的不多,主要帮助父亲操作农机设备,空闲时间做点批发日用品的小生意,挣点自己的零用钱。小豆表示,他不喜欢种地,有机会还是希望到大城市去打工。
2015年3月9日星期一晴 种玉米还是种西瓜,听谁的?
宁夏调查组
今天,我们去了青山乡方山村入户调研。营盘台自然村属缺水干旱地区,土地以旱地为主,玉米是当地主要的农业作物。由于缺乏灌溉条件,玉米种植产量较低,效益并不高。为什么不改种别的作物呢?几位村民苦笑道,“改过,去年就改种了西瓜,可是销不出去,都赔了,今年只好继续种玉米,至少不赔钱!”
其实,当地气候、土地条件都适合栽种西瓜,西瓜平均亩产能3000斤左右,而且瓜甜皮薄,口感很好。但是由于当地西瓜成熟上市期与其他地区接近,销售价格很难提高。小卖部的侯老板告诉我们,去年西瓜上市期,地头价格每斤不到5毛钱,成本都不够。此外,当地西瓜皮薄不耐颠簸,运输损耗大,难以销往距离较远的市场,销路也受到很大限制。大家改种一年以后,都改回种植产量较低但效益稳定的玉米,不愿意再种西瓜了。
村民们的感叹让调研组认识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需要承担风险、付出成本。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本来就弱,了解的市场信息少、盲目性大,有关农业生产指导部门必须科学引导,否则,依靠农民自发调整生产结构必然是缓慢、低效的。
2015年3月9日星期一阴 土地确权激活新生产力
广西调查组
今天,调研组走访了福绵镇福绵村大江垌千亩香蕉林及樟木镇莘鸣村。
走访中,通过与流转土地种植千亩香蕉的卢星熙的交谈了解到,他的香蕉地都是通过村委会流转过来的,千亩香蕉林的农活由20户人家负责,每户管理50亩,每亩种植香蕉120株。他主要负责管理、技术、农资及销售,每户按照他的要求对香蕉进行管理。收获时,按照产量、销售价格进行核算分配利润。按所有投入算,每株香蕉所有成本为50元左右,每亩纯利润达到3000元至4000元,每户每年基本收益在8万元左右。
在莘鸣村,村支书庞继林说,辛鸣村承包土地已于2012年全部流转,主要通过村民推举的商议团与村委会达成流转协议,统一流转给村委会,由村委会将小块合并成大块,再分包给愿意承包土地的村民。
一天的走访,让我们感受到农村改革举措已得到农民的热情拥护,明显增强了土地的增产增收效能,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015年3月13日星期五晴 “三沟经验”再跨越
辽宁调查组
50年前,阜新市因为创造出“三沟经验”而闻名全国,今天,“三沟经验”实现了从解决农、林、牧矛盾到建设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的历史性跨越。
阜新市的实质问题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根本问题依然是“水”,目前阜新市通过建设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来改变阜新农业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一年来,阜新市已开工62.05万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农业经营体制不断创新。涌现出一批如阜蒙县建设镇新德村综合农场、于寺镇庆年农场等农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典型,改变了家庭承包固有的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的局面,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二是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阜新市已包装示范带建设项目173个。“走出去”招商27次、“请进来”10次,对接企业151户。已同93家域内外企业签订了示范带建设项目合同,与38户域内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三是金融支持工作取得新进展。阜新市金融部门已拿出土地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政府资金担保等4个支撑平台、12个金融产品专项支持示范带建设融资,全市累计发放示范带建设贷款4.12亿元。
2015年3月17日星期二晴 农业保险亟需扶持壮大
新疆调查组
新疆农业面临的灾害较多,风灾、倒春寒、干热风、早霜频繁发生,同时生产面积大,投资也多,相应的自然风险和投资风险都较高。
昌吉市佃坝镇佃坝村农民反映,去年春天多场大风,有的农民种植向日葵,前后播种5次才成功,每次种子、肥料、地膜和机械作业费开支200多元,损失不小。佃坝镇西沟村人均耕地近11亩,334户农民没有一家对农业生产投保,去年该村主打作物棉花(种植面积占总耕地的70%)春播时遇到大风,很多农民前后播种2~3次才成功,每亩增大成本开支200~400元。该村三组129户中有种地百亩以上的30户、种地千亩以上的3户,生产投资大,承担的风险更大。鄯善县去年4月18日~23日发生倒春寒,全县4万亩葡萄受灾,该县连木沁镇贺加木阿勒迪村1/5面积葡萄受灾,减产幅度达到1/3。建议适当调整农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保险。
2015年3月16日天气晴 “雷丰”的发展与合作社之困
海南调查组
今天,调查组来到陵水县雷丰芒果专业合作社。社长雷孔佃拉着我们参观了1800多平米的办公场地。房间里除了摆满了各种芒果加工产品,以及“海南省优质水果”“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牌子,农药和化肥外,居然还有几间实验室,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做着实验。一个合作社居然建立了实验室,这让大家着实吃了一惊。工作人员说,实验室是用来测土壤成分含量的。
社长雷孔佃说,雷丰芒果专业合作社一共有12名社员,以现金形式入社,其中,良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占90%股份,9个农户各占1%,另2个农户分别占0.5%。合作社土地共有1200亩,其中社长有150亩。合作社社员的芒果生产采取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方式。所谓“统”,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资采购供应,统一品牌销售;所谓“分”,即合作社社员分头管理生产过程。雷孔细介绍说,2014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1500多万元。除了带领合作社的11名农户致富之外,“良好”免费为农户技术指导,测土配方,带动周围致富人数已经超过5000人,服务面积达到30多万亩,占全省芒果种植的一半以上。
当被问到合作社发展面临什么困难时,雷孔佃感慨地说,据了解海南省有1.2万家合作社,目前只有2000多家能够正常经营。很多农民自发组织成立的合作社,在成立之初运营还没有获利,但却要交纳合作社办公用房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分红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导致很多合作社经营不下去;合作社被要求要有会计师资格的财务人员,聘这样一个会计一年开支要几万元,一般合作社聘不起;合作社不少账目没有发票,农民买有机肥、或雇个短工、修补大棚什么的,常常没有发票,但审计部门认为是合作社造假等。
2015年3月13日星期五晴 农技服务站的“小算盘”
陕西调查组
上午,我们来到宜君县4个区域农技综合服务站之一的棋盘站。恰逢棋盘镇赶集,棋盘站也趁着这个时间在服务站门口摆起了摊——向过往的老乡们免费赠送农技方面的资料。桌上摆放着一堆堆农技小册子和宣传页,农民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料,登记上自己的名字就能免费领取。我们注意到棋盘站还印制了一批无纺袋,上面印上了“中国农技推广”的标志,棋盘站的联系方式,还有一些实用的农技信息,比如“购买化肥种子五点记心间”。
调研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反映的问题是资金支持不足,人员待遇不高,有的地方还有些怨天尤人的情绪。苗福红站长说,不要只等待上面的项目资金,自己要“主动出击”,与企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联系,为他们做服务。苗站长说,现在棋盘站在帮助一个企业做猕猴桃种植项目,现在已经实施到第三年;站里还在推广大樱桃和水果玉米,去年推广的400亩水果玉米,与一般玉米相比,每亩地能多赚一两千元。通过这些活路子,既推广了技术,又很好地解决了资金方面的问题。
当大多数基层农技站还抱着“公益性”不放,纠结“公益性”和“经营性”时,棋盘站已经开始探索一条盘活自身的路子。公益性这个基础固然应当坚持,但同时也要找准需求,主动去做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