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贵州:42万扶贫生态移民搬出深山

贵州:42万扶贫生态移民搬出深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5-11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221
导读:作为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的生态移民,杨才飞一家从景区深处的青木组搬到了石牛集中安置点。以前在石缝里刨食,一年苦到头全...

作为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的生态移民,杨才飞一家从景区深处的青木组搬到了石牛集中安置点。“以前在石缝里刨食,一年苦到头全家勉强能吃饱肚子。”忆起深山生活,杨才飞的婆婆满是心酸。

2012年5月,贵州全省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结合小城镇及园区建设,对居住在深石山区、生态功能区、连片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204万贫困农户实施搬迁。工程实施3年来,累计投入132亿元,建成457个安置点,建房10.2万套,实施搬迁42万人。

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目的就是把贫困农户迁移到环境容量较大、交通便利、公共服务相对较好的地方建点安置,政府配置生产资源,提供就业岗位,新建移民住房,建设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从根本上解决致富难、吃水难、住房难等难题。

从深山密林搬到景区中心,杨才飞所在安置点水电路设施齐全,安置房整齐宽敞,每户分得280平方米三层半小楼,一楼餐饮,二楼以上家庭旅馆。春季杜鹃花盛开,周周游客爆满,仅一个旺季就收入3万多元,杨才飞和移民们的生意有声有色。

贵州还因地制宜为扶贫生态移民定制特色致富计划,通过精准化的就业培训,鼓励移民自主创业,推动移民劳务输出和外出务工;同时挖掘城镇、城市综合体、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及民营企业等的就业潜力,引导就地就近就业。2014年,贵州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94亿元,成立移民安置和产业扶持资金,全年扶贫生态移民人均增收820元,比全省农民平均水平高6%。

贵州实施搬迁的村组多位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人地矛盾突出的山区,且大多居住分散。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既可让原本脆弱的环境休养生息,也可集中解决交通、供电、供水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贵州省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天然林保护、坡改梯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相结合。据抽样调查,移民搬迁后房屋拆除1747户,占移民抽样数5337户的33%,复垦总面积16.47万平方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扶贫生态移民已成为贵州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成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