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现代农业呼唤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呼唤新型职业农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7-14  浏览次数:205
导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洗脚上岸,背包进城已成为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选择,留守在家的则是妇女、孩子和老人,这...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洗脚上岸,背包进城”已成为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选择,留守在家的则是妇女、孩子和老人,这种在农村司空见惯的现象,给我们带来两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一是将来谁来种地?二是将来谁会种地?

我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1亩,而且地块多,不集中。在只有1亩或约高于1亩时,农民种的粮食,除自用外,卖粮所得够买农资或稍有余钱,而在低于1亩时,卖粮所得勉强够买农资,这就是所谓的“一亩地”困局。笔者以为,要破解这个困局,解决今后“谁来种地”和“谁会种地”等问题,必须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现阶段,我省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实践证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从业者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是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务农人员老龄化、素质偏低、农业后继乏人等难题,切实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的根本途径。

客观分析,培养大批的新型职业农民,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通过统筹协调,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任务,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组织有关部门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同时,要立足资源禀赋,结合当地实际,围绕主导产业,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青壮年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和农科类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分步骤培训。尤其重要的是,要坚持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让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得到提高、经济利益得到保障。

我们相信,培养一大批“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赣鄱大地上的农业现代发展一定会呈现喜人景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