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河南部分老人骗证出国乞讨续:农村低保难养老

河南部分老人骗证出国乞讨续:农村低保难养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3-06  来源:辽宁日报  浏览次数:542

当地去年接回外出乞讨300人次

在农村,老年人是弱势群体,地里的活儿干不动了,也就没什么收入了,儿女好还可以,儿女不孝,养老就成问题。曾担任过乡镇干部的张庆华说,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一些老人选择外出乞讨谋生。

虽然老年人出国乞讨已有多年,但当地外宣办、县民政局等多个部门并不知情。县民政局副局长鲁学志告诉记者,正阳人去外省市乞讨他是清楚的,但老人出国乞讨的事,还是刚刚听说。

鲁学志介绍,正阳县多平原,土地肥沃,但由于濒临淮河和汉水两大水域下游,易发生旱涝灾害,因此每当遇到旱涝灾年,农业减产,农民收入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据当地人介绍,近十多年来,正阳县每隔一两年就会遭遇旱涝灾害,政府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补助,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尤其随着最近几年化肥和农药的不断涨价,以及油价的上涨,很多农民家庭收入受到较大影响,而相比之下,家中有老人的,更是负担加重。

“正阳县虽然富产小麦、花生,生猪养殖也还不错,但经济附加值低,农民收入不高,在农村,老年人是弱势群体,地里的活儿干不动了,也就没什么收入了,儿女好还可以,儿女不孝,养老就成问题。”曾担任过乡镇干部的张庆华说,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一些老人选择外出乞讨谋生。

据了解,在乞讨地的选择上,基本上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大城市,也有一些人就近去往武汉,而近年来,前往深圳的则多一些,“罗湖区那边,住了很多人”。当然,相比于国内,国外的钱似乎更好赚一些。

在寒冻乡,一位曾去过武汉乞讨的张老太太告诉记者,虽然出去乞讨不容易,但也比呆在家里强,老伴做不动了,儿女也有孩子要照看,根本指望不住谁,“武汉离这里也不远,去要点钱,总算能给以后攒下点儿”。

实际上,出于安全,很多老人都是结伴出去的,一般男的出去,女的在家,女的出去,男的就在家,短的十天半月,长的多达三四个月,也有个别人四处流浪乞讨。据皮店乡一位村民称,当地东上午庄就有一位常年在外的村民,去年12月中旬被人在青海省湟源县发现,当时人倒在路边,双脚已被冻掉,骨头露在外面……

鲁学志说,正阳县内的确有一些人常年在外流浪乞讨,从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几乎各个年龄段都有,但多数是老人,“前几年每年都有一二百名从外地送回来的乞讨人员,而去年一年最多达到了300人次,外地把他们送到驻马店,我们再派车把他们从驻马店接回来,然后再送到各个乡镇,让他们回家。”

他说,每次送这些人上车,有的还不愿意回去,做工作也不行,“人家说,‘我没钱了,回去了吃啥’,所以一般会给个几十块钱让拿上才走。”

杜绝外出乞讨还得靠“老有所养”

正阳县有80多万人,只有3万人有低保。2012年5月,该县开始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每月不过几十元,能勉强生活,但家中若有病人,或老人之上还有老人的话,日子就不那么容易了。没钱就得去挣,可“这么大年纪,谁要?”

“说实话,对于老人们外出乞讨,现在我们也没有好的办法。”鲁学志指出,老人外出,要么是经济原因,要么是家庭原因,但个人流动自由度大,即便是送回来,还是会出去。

目前,正阳县全县有80多万人,其中,只有3万人有低保。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尽管国家规定可以根据各地的经济情况对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补贴,但实际上,由于正阳还比较穷,经济不发达,对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补贴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据了解,2011年当地农村低保是每人72元,从2012年1月起,提高到87元。2012年5月,正阳县开始实施养老保险,但每月也不过几十元,这些钱即便老人都有条件获得,也能勉强生活,但对于家中有病人,或者老人之上还有老人的家庭,日子过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既然没钱就得去挣,可正如一位老人所言,“即使外出打工,这么大年纪,谁要?”

据悉,正阳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敬老院,可是,由于只收五保户,很多与子女不和,或养子养女不在身边但生活艰难,甚至无法自理的老人,均无缘进入。去年12月28日,一位网友“正阳木瓜”在网络上披露,正阳县皮店乡小集村一位90多岁的老人因不愿随养女生活,又不能进敬老院养老,而不得不在冰冷、阴暗的破屋里,苦挨时日……

在农村,除了家庭养老纠纷,婆媳矛盾,年轻人不愿与老人同住等原因,多子女也是造成农村老人难养老的一大因素,尤其子女越多,分家的矛盾就越大,老人往往会因被子女们指责“分家不公”,而遭子女拒绝赡养。

“举个例子,过去老观念是多子多福,但实际上,孩子多的家庭,到最后老年人没有着落的情况更有可能出现,为啥?如果有三四个儿子,通常是集体轮流赡养,假如其中有一个出现了问题——比如不孝顺,就会造成纠纷,最后老人只好自己管自己。”鲁学志说,要杜绝老人出国乞讨,必须要有条件养老才行。

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1.5亿甚至2亿,而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除极少数五保户由集体供养、部分人有低保外,更多的老年人正在随着农村养老保险的铺开,得以享受福利,然而,要让他们真正“老有所养”,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养老观点

不同制度的养老金相差近50倍

委员建议:明年新农保涨到100元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等调查报告显示,不同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相差近50倍。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财政投入,重点考虑中低收入人口和贫困人口的社保需求,适度调整社保缴费率等。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李宏塔日前在高铁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明年新农保要从每月55元上涨到100元,以后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力争到2020年,农村和城镇新型养老保险每人每月能够达到200元。

民建中央:建议完善新农保制度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称,中国老龄办2月27日在北京发布的《老龄蓝皮书》称,2012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开展新农保和城居保的覆盖工作,城乡居民参保总人数达到48370万,13075万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

据《中国财经报》报道,到2011年年底,我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60%以上,两项试点参保人数达到3.64亿人,领取养老金人数为1.03亿人。

但民建中央认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只是确立了制度的基本框架,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新农保立法工作滞后;新农保制度碎片化严重;新农保统筹力度亟待加强;新农保保障水平偏低;新农保基金管理水平落后。所以,民建中央在其2013年两会提案中建议完善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民建中央建议:加强新农保立法工作,逐步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协调统一。借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调整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和待遇调整机制,农村居民可以上年人均纯收入为缴费基数按照一定比例缴费,并规定缴费率的范围供不同经济水平的参保人选择;缴费每满1年,就按照当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发放基础养老金。

赵本山谈“美丽乡村”:能医病能养老冤屈少

已经拍摄了6部《乡村爱情故事》的赵本山,10年前就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他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再次参加全国两会,赵本山说:“我会倍加珍惜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赵本山说: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其实都在农村。在农村拍电视剧的过程中,我做了一些调查,后又与农业部科教司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写了一份关于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

而他心目中“美丽乡村”的样子,是“穿得暖,吃得饱。有房住,有领导。能医病,能养老。有权益,冤屈少。有欢乐,风气好。山水美,污染少。”

他认为,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有的贫困村,还存在缺衣少食的情况。很多农民的住房是几代传下来的祖房或简易土房,甚至是危房,还有的没有房,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有一些村级组织管理机构形同虚设,村干部责任心不强。农村看病难还比较严重,有的就算参加了新农合,但因医疗条件较差,不少人小病拖、大病扛。有时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造成一些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的农村工业污染比较严重。农民养老也是个大问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