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五个一批”造就全面小康

“五个一批”造就全面小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8-17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226
导读: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今后5年,只要保持7%左右的年经济增长速度...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今后5年,只要保持7%左右的年经济增长速度,这个目标就能实现。但在我国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总量目标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为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可能会“被平均”进入全面小康。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十三五”时期,要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既定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全面”。只有全面,才能在制度上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追求,在体制上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效率与公平的最优组合,在机制上体现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在资源优化配置上的有机结合,在效果上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于如何让目前尚未达到小康的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做到这一点,最艰巨的任务是扶贫。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小康攻坚战就是扶贫攻坚战。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按照我国标准,目前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按照世界银行标准,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他们主要集中在农村特别是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因此,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其中最关键的是看老区和边疆的老乡。打好扶贫攻坚战,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重点是实现“五个一批”:

产业升级拉动一批。我国现阶段产业升级的突出特征是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创造100万个新就业岗位。我国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约低30个百分点,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约低20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让一批困难人群通过转移就业奔小康。

城镇化转移一批。我国仍处在城镇化的加速期,按照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的平均速度,每年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从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看,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市和经济圈城市群集聚。我国53.5%的人口集中在10万—10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高于世界37.3%的平均水平,但我国100万以上规模城市所集聚的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一批农村人口和欠发达地区人口可以通过向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一些中心城市转移实现小康。

农业现代化托起一批。一是通过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致富。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高收入国家的2%、美国和日本的1%,有巨大提高潜力。二是通过完善农业组织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保障和增进农民利益。三是通过拓展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民增加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

区域协调发展带动一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通过经济带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产业融合,形成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机制;二是通过沿边开放打通我国对外开放的陆路通道,使边疆地区全面融入对内对外开放,为兴边富民培育新的增长点。

政府宏观调控帮扶一批。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不断完善,不仅注重增加总量,而且注重优化结构。一是加强区间调控,将宏观经济指标稳定在合理区间,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更大空间。二是加强定向调控,包括针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困难地区和人群制定指向性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强精准调控,包括找准致贫原因,对困难地区和人群进行靶向帮扶。四是加强底线调控,织密织牢社会安全网,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兜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