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熊路漫漫的玉米价格能否再有起色?

熊路漫漫的玉米价格能否再有起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10-27  来源:央广网  浏览次数:158
导读:2015年以来,玉米市场利空云集,受巨量库存、进口冲击、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打压,导致其价格持续下降。眼下新一季的玉米正值收获...

2015年以来,玉米市场利空云集,受巨量库存、进口冲击、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打压,导致其价格持续下降。眼下新一季的玉米正值收获期,可种植户却因价格问题忧心忡忡。

看似熊路漫漫的玉米价格,未来还能否再有起色?

中国乡村之声评论员齐钊:新玉米的上市,无疑又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销售压力。很多农户在收了这季玉米后,已经开始盘算着未来还种不种玉米了。对于大家的犹豫,其实也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玉米价格下跌的三种原因。首先是供需关系的不平衡所导致的。根据有关的数据预测,今年我国玉米产量会达到2.25亿吨,创造历史新高;另外,我国现有的玉米库存量也很大,有9000多万吨。两个加起来有3亿多吨呢!但今年国内的市场需求却很疲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据,今年1-8月份的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的累计产量合计只有1.39亿吨左右,这么严重的供需失衡,价格下跌是必然的。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国际市场上玉米价格的持续下降。由于进口玉米在我国的饲料企业中也占有一定市场,所以每当进口玉米价格下跌时,国内玉米的价格自然会面临下降的压力。

第三方面的原因,也是农户最为关注的一点,就是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政策的影响。今年的政策将临储价格定为一块钱一斤,这可是2008年实施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以来的第一次下降。要知道,国家制定临时收购价格其实就是在为种植户制定玉米的保护价格,前几年的临储价格都是在增长或持平,而今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格的下降直接降低了种植户玉米的最低售价,收购商在看到这个政策后,自然也会相应地降低玉米的收购价格。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还是要细细体会这次临储价格调整所透露出的信息,那就是国家在逐步使玉米的价格回归市场,进而引导种植户来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所以说,虽然今年的玉米价格下跌让种植户们的利益受损,但这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坏事。那怎样来调整种植结构呢?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种植户来说,需要减少高纬度、干旱区的玉米,扩种耐旱的杂粮杂豆;对于石漠化地区的种植户来说,则要减少玉米种植量,发展果茶和饲草,也可以将玉米连作改成粮豆轮作。这样一来,农户们的收益也就能够得到保障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