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唐河县李其恒:返乡养牛巧致富 秸秆回收废变宝

唐河县李其恒:返乡养牛巧致富 秸秆回收废变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10-30  来源:大河网  浏览次数:208
导读:创业农民李其恒挤奶现场秸秆青贮池在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时代,农民返乡创业无疑是创业大潮中的一道新风景。他们生在农村...

创业农民李其恒

挤奶现场

秸秆青贮池

在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时代”,农民返乡创业无疑是创业大潮中的一道新风景。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了解农村,有着乡土情怀,又有丰富的外出闯荡经验,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定能为农业更强、农民更富注入“正能量”。返乡创业农民李其恒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返乡创业,科学养牛

李其恒,唐河县王集乡安庄的返乡创业农民之一。他依托河南农业大学作为技术支撑,与伊利集体(平顶山)乳品奶业巨头联手建设的奶牛养殖场,整个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已经建成,目前,养殖场拥有员工22人和专业技术人员2名,存栏优质奶牛670余头,日产鲜奶6吨以上,年收益1000万元以上,有青贮池3个,年储秸秆7800余吨。

他计划充分发挥饲养管理科学、销售渠道畅通、饲料优质充足三大优势,建成一个有养殖规模、有科技含量、有可靠信誉、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预计达到总占地300亩总投资5000万元,年存栏规模达3000头,日产鲜奶50余吨,年收益可达3000万元以上。

李其恒告诉记者:“现在因为机械设备的问题,秸秆回收的压力较大,老百姓排队等待时间较长,大家都很枯燥,有些人不愿意,就把秸秆扔在田间地头,对环境影响很大,从长远来看,养牛业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一头奶牛一年可以消耗10吨左右的秸秆,如果把秸秆全部回收,至少可以让1000头奶牛吃上一年,就能增加更多的收入。”

秸秆尽收,变废为宝

为切实做好秋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东王集乡党委、政府及早着手,不断拓宽渠道,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真正使秸秆变废为宝,同时,也有效解决玉米秸秆焚烧隐患,对保护环境和耕作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据了解,目前该乡拥有安庄、王庄两个奶牛场,现有奶牛1400余头,今年已青贮玉米秸秆18000余吨,其中青贮带玉米棒秸秆3000余吨,纯秸秆15000余吨,按照带玉米棒秸秆每斤0.15元,纯秸秆每斤0.05元计算,可为周边9000余亩玉米种植群众带来经济效益240余万元,亩均增收260元以上。两个养殖场明年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玉米秸秆青贮能力,预计青贮玉米秸秆25000吨以上,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极大地缓解本区域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保压力。

李其恒虽然没有高学历,但他爱琢磨、有韧劲、敢创新,在创业路上踏实地走着。下一步,他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吸收多家农户到奶牛场联合饲养,实行市场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带动百姓快速致富;扩大就业率,奶牛场建成后,将安排劳动力数百人,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做到能源再利用,养殖场排泄的牛粪,将采用沼气技术生产新型洁净能源,开发有机肥料,形成生态链条模式,可增加多方面的有机效益。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