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利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利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11-05  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次数:196
导读: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这需要以产业化的手段去经营,这样可以提升效率,进而才有可能真正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改...

“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这需要以产业化的手段去经营,这样可以提升效率,进而才有可能真正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改革的总体方向是逐渐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谭云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农产品价格专家毛学峰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农产品国内外价差太大,目前进口农产品完税后的价格都比国内低30%-40%。我国农产品价格高,在市场上就缺少竞争力,这就导致洋货入市、国货入库。

多年来,我国实行的粮食临时收储政策在保证了农民利益的同时,却与市场规律相违背。从2008年开始,由于托市政策的作用,粮价快速提高。2014年开始,国家在棉花及大豆两个品种上实行目标价格试点项目,“破冰”国内农产品价格改革。

此次发布的《方案》要求根据各类主要农产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进并继 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按照“价补分离”的思路,继续实施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补贴发放办法。改革、完善玉米收储政策。改进农产品 市场调控方式,避免政府过度干预,搞活市场流通,增强市场活力。

光大期货认为,价格放开后将更能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国内长期以来的收储、最低保护价等托市政策导致的市场价格失真也将消失。这将使市场更透明化,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

“放开农产品价格不代表政府不再管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表示,农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形成,没有政府定价项目。但是,放开以后,政府将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