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掉价”的玉米

“掉价”的玉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11-24  浏览次数:373

一只巨大的消化不良的“胃”

10月28日下午,梨树县粮食加工企业相对集中的十家堡子镇的大街上,偶尔能看到几辆运送玉米的大卡车,地上稀稀拉拉地散落着一些轧碎了的玉米粒。

本是开库收粮的季节,绝大部分企业却还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的状态。外地贸易商设点采购玉米的场景也并未见到,整个加工区和乡村都显得有点冷清。

新天龙酒业的仓库里,几名工人正在从大卡车上往下铲玉米,几个小贩站在旁边聊天,抄着手等着收钱。

“我们10月19号开的秤,当时是1860块钱一吨,14个水的,现在是1840。30水的是7毛3分7厘5。”新天龙收购处处长王绍贵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生产无水酒精,主要原料就是玉米,三吨玉米能出一吨酒精,一年可以消化掉90万吨玉米。

“相对去年来说玉米价格便宜不少了。去年开秤最高的时候是2200块钱一吨,同期这个阶段大致是2150~2160这个区间。”王绍贵说,“现在虽然说成本低了,但是产出品价格也降了。我们生产酒精,还有一个副产品是饲料,DDGS,这个现在才卖到1250到1300块钱一吨,去年好的时候卖到2600,差得太多了。要不为啥很多企业都关了呢!”

王绍贵常年跟玉米收购打交道,对于市场上的情况比较了解,他对记者说,“像华北,比如山东这些地区的深加工,当地粮食都够。所以贸易现在做不了。现在贸易走了一部分,饲养业有那个仔猪料,小猪仔,就像人吃奶粉似的,必须用一部分新粮,而且是优质粮,有一部分贸易商就做这个。”

因为玉米价格南北倒挂,大批量的贸易场面这些年在梨树已经看不到了。“玉米从东北运到华北,运费大约在150块钱一吨,何况你现在还倒挂呢。现在山东那边收才1700多块钱一吨。老百姓说话就是‘没有缝’,你没有差价,做不了贸易。”王绍贵说。

从火腿肠里用的淀粉,到提炼味精的原料,再到葡萄糖、酒精……如今玉米的用途更加广泛,早已不再是大碴子、窝窝头的年代了。那么,我们一年到底能消化掉多少玉米呢?

习银生告诉记者,各种消费算下来,国内每年玉米消耗大概在1.8亿吨左右。与2.1亿吨的产能相比,这几年每年都会多三四千万吨出来。而今年各种矛盾表现之所以如此突出,还与整个经济形势有关。

在粮食领域,玉米的产业链是最长的,附加值空间比较大。但是正因为空间大,所以弹性也大,受经济形势的影响也就更加明显。

习银生告诉记者,在2012年之前玉米供求形势基本平衡,略微偏紧。但是从2013年开始,恰逢宏观经济下滑,玉米需求也下来了。此时玉米还在增产,于是整个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严重的阶段性供大于求。

“玉米很大部分用于饲料消费,这跟整个畜牧业发展密切相关。这几年,受禽流感疫情影响,以及生猪正好处于波动周期的低谷,两方面因素叠加,饲料业对玉米的需求逐步下降。”习银生说,玉米深加工的消费需求跟经济关系更密切。玉米深加工大约有几千个产品,有很多是用于工业用途,还有很多直接用于食品领域,目前,这部分需求也明显萎缩。

消费不足,再加上国外玉米和玉米加工品的冲击,国内玉米加工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从2013到2015年,在玉米库存不断增加的时候,玉米加工行业也在不断洗牌,一些小的企业已经停产好几年了,还有一些大的企业在坚持着。业内专家表示,从目前的开工率看,全国玉米深加工行业起码产能过剩40%,下一步还将有企业被淘汰兼并,行业已进入整合加速期。

一粒玉米引发的连锁反应

玉米价格下调了,环境不同了,每个人、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重新思考。

“挣钱了不就可以多花点嘛!本来想着今年收拾完了卖了苞米我买台车开。这样一看,得了,还是骑摩托车吧!”记者在梨树县采访时,一个穿着绿色棉大衣的年轻农民这样对记者说。

绿色棉大衣使劲儿裹了裹,圪蹴在墙边上,“年轻人负担咋不重呢?老人年纪大了,干不了活就种点地呗,粮食再不值钱,还靠啥经济来源呐?还有孩子,现在孩子一年年的得花多少钱呐。那也得干挺着,有啥招?就勒着点儿花吧。”

从现在开始到明年生产还有很长的时间,玉米价格会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卢伟心里也没啥底。

“现在说玉米多了,种啥呢?咱这个地方一直种玉米,大豆都很少,高粱就没有,再就种点水稻。玉米这块虽然价格低,但是好卖粮,起码有地方收。”

卢伟说他们准备搞一点深加工,种点绿色产品,完了榨点豆油。“我们的豆子出油率低,但是达到绿色之后价格可以高点。你像今年我们种的小麦磨的全面10块钱一斤,销路还行。现在老百姓也都对自身健康重视了,就像咱们说的‘舌尖上的安全’。”卢伟说,“明年土地承包费肯定会低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也告诉记者,明年除了特殊品种,一般的玉米他们不会再种了。

仁发合作社种了36000亩玉米,今年收成好,平均一亩地能打1400斤。“去年我们就开始种植结构调整,种了一些土豆、大豆、杂豆,往绿色、有机上转,包括甜玉米、糯玉米。”李凤玉说,“明年想扩大种植,再种点蔬菜啥的高效作物。”

李凤玉说,在调整种植结构的过程中他们也想搞一些产业化的东西,但是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克服。

“比如说我们种土豆,进行加工,就需要仓储,需要设备;比如说我们搞畜牧业,种青贮玉米,就得有青贮窖,养牛得有牛舍。最重要的是水利,不管你种啥,都缺不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是关键。”李凤玉说。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农委副主任潘龙天也告诉记者,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响水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并没有减少,没有出现因粮价过低撂荒的现象。现在关键是如何加快结构调整,让农民知道明年能改种些什么。

“眼下水稻种植效益还不错,但是要把玉米地改成种水稻,投入成本、改造难度都很大。县里目前正在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种养业,调整经营机制开展联耕联种,组织秸秆就地粉碎还田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投入,用规模经营、绿色生产方式降低农民种粮成本。”潘龙天说。

玉米价格下跌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发酵。

记者在梨树县八里庙村采访时,就碰到了这样一位农民。他叫卢江,手里拿着一个长得不大点儿的玉米棒,火急火燎地来找卢伟。

“今年是白扯了。你看俺家今年小苞米就这点大,我没入社呀。”卢江说,“我们现在脑瓜旧了,掌握的技术没人家合作社新。”

卢江家里六口人,种着两垧多地,是比较典型的散户。他告诉记者,今年他选的玉米品种也不行,跟去年比一垧地得减产六七千斤。

“人家合作社都是上厂家直接取的种子,咱还是过去的种子。”卢江说,“去年我一垧地打了两万六七。今年一个是品种没选好,打药没打对,咱这个生虫子了。再一个倒了,咱种那品种也不抗风,刚结上棒风一来就摇倒了。”

卢江眼圈红红的,他说头几年觉着自己种地挺精心的,今年一瞅,灰心了。

“现在苞米才7毛多钱,跟去年那没的比。去年最低那也得达到1块钱。今天没啥事儿,我过来溜达溜达,我说不行今年也得入社呀!”卢江说。

卢江的想法为梨树县农业局局长王贵满的观点提供了佐证。王贵满觉得,今年玉米价格下跌并非全是坏事,对农业转型升级来说还有可能是一个机会。

“为啥这样说呢?一方面对种地的老百姓来说,那肯定是影响比较大。加工企业这块,就可以有机会进入市场竞争。还有一点,农业这块可能会往更加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王贵满说,原来在托市的情况下,农民靠自己那点地收益就很大,他不想舍给别人。对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是一个制约的过程。

王贵满对农村的变化一直很关注,他说这些年来村里很多高素质的人,要么考学,要么做生意,都出去了。剩下这些农民要求啥都得行,技术行,经营还得行,那是比较难的。

“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是要分工的。”王贵满说,虽然今年玉米价格下跌,那些在高位包地的大户、合作社损失会比较大。但是现在来看,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它的专业化分工比起单家独户还是要好很多。

“有的搞农机,有的搞销售,最起码有一个相对的分工。”王贵满说,“今年玉米价格下来了,一家一户因为地块少,单位效益就低,就有可能把土地舍出去,交给大户。大户现在啥想法呢?通过集成,因为一垧地、两垧地可能没有效益,5垧地可能就有点效益,10垧地可能就有相当的利润。这样看对于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是个加速的过程。当然不一定非得土地流转,土地可以还是农民的,但是社会化服务是统一的,生产的标准是统一的,通过了这个标准化的问题才能闯市场。”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王贵满告诉记者,以前在梨树打一天工10块钱、20块钱,现在100块钱、200块钱,甚至300块钱,人工成本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年包括我们的机械化、科技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快,农村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从生产关系上来看还是‘小农经济’。这种生产关系显然是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王贵满认为,这次玉米价格的调整可能会加速这种变化的过程。

是否会如王贵满所预见的,发生一轮乡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我们不得而知。能够确定的是,价格下跌之后,在玉米产业链条上的每个人都会在心里算一笔账,并做出自己的选择。而这选择又会以不同的方式传导到整个产业链条,进而波及整个消费市场。

影响远未结束。

就如记者在梨树县所见,眼看着就要上大冻了,农村却鲜有倒地的农民。来年这片黑土地上会播上怎样的种子?只有来年春天才会知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