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莫让粮食直补走“弯路”

莫让粮食直补走“弯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11-30  浏览次数:201
导读:粮食直补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

粮食直补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是贯彻落实"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最便捷有效的渠道,更是把好处直接给到农民手中的惠民之举。其补贴原则是谁种地补给谁,然而部分地方领导干部“无中生有”、“变小为大”、打“小算盘”导致了大量直补资金不能发放到种粮人手中。

粮食直补缘何会被套取、冒领、截留、挪用、走弯路?“审核工作停留在‘看表格、对数字’”,“以多名行政管理人员、职工及家属的名义申报种粮补贴”……笔者认为,是部分领导干部用权不严、做事不实,导致粮食直补变成了“虚假补”、“权利补”、“公补私用”以至于本应直接给到农民手中的惠民资金走进了私人腰包。

要让粮食直补不走弯路必须严把审核关。审核直补对象身份避免移花接木“权利补”;审核土地用处避免非种粮土地玩“变身术”;审核种植面积避免“虚假补”。将申领审核做严做实,避免核实和汇总环节流于形式,让虚报冒领者有机可乘。

其次,应完善政务公开机制。将粮食直补的对象、额度、种类、发放时间在县(区)、镇、村各级进行“晾晒”,做到多种多补、少种少补、不种不补。

第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相关部门要切实担起监管责任,畅通举报渠道,同时对粮食直补土地的耕种、面积等情况进行定期摸底排查和不定期随机抽查,对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实行阳光操作,做到真补、实补。

诚然,要让粮食直补不走弯路,须做大量的基层工作,但“社为土,稷为谷”,江山社稷的根基是土地和粮食。切莫让粮食直补再走弯路,因为这既伤了种粮人的心,又伤了江山社稷的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