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农业部力促蔬菜生产稳定市场价格

农业部力促蔬菜生产稳定市场价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6-04-07  来源:粮油市场报  浏览次数:203
导读:近期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农业部迅速行动、及时部署,以坚决的态度、有力...

 

近期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农业部迅速行动、及时部署,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全力抓好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切实强化责任落实。目前,仍处于蔬菜供应的“春淡”期。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抓好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作为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加强协调指导,落实扶持政策,促进生产发展,保证市场供应。特别要推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保障常年菜地保有量、重要蔬菜产品自给率和蔬菜产品质量合格率的稳定。加强对老菜地的保护,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周边的新菜地,稳定城市郊区蔬菜面积,提高应季蔬菜供应能力。

二是切实优化生产布局。按照提高大中城市自给能力和提高全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大中城市要重点发展生产不耐贮运的叶类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稳定提高自给能力。北方设施蔬菜产区要加强管理,适期早采,增加供应。南方地区已进入冬春蔬菜生产后期,要及早安排夏季蔬菜生产,提高单产,提高质量,保障供应。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北部高纬度地区,要落实好夏秋蔬菜生产,增加夏秋淡季蔬菜供应量。

三是切实抓好防灾减灾。针对今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带来的影响,要及早制定蔬菜生产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提早做好物资准备,保障生产安全。当前,南方部分地区已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要指导农民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对受灾的菜田适时补苗、补栽,恢复蔬菜生产。北方地区要针对春季气温变幅大和大风频发的情况,加固蔬菜温室大棚,搞好防寒保温,减轻低温影响,促进正常生长发育。加强病虫监测与防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危害损失。

四是切实加强指导服务。组织专家根据重大天气变化和生产实际,制定分区域、分作物的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因地因时落实田管措施。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重点产区和受灾地区,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落实好各项技术,帮助菜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发挥好蔬菜标准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基础设施、栽培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化。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五是切实搞好产销衔接。加强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信息监测,强化对蔬菜生产、市场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积极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市场预期,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引导大中城市根据本地消费需求,加强与优势产区的协作,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配合交通、公安等部门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蔬菜快速、有序流通。推动大中城市合理规划布局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积极发展蔬菜“电子商务”,开展“农超对接”,增加零售网点,方便市民购买,提高人民的获得感。

进入3月份以来,国内小麦市场价格走势相对坚挺。原因是流通市场小麦粮源不断减少,而国家临储小麦拍卖由于底价高企,难以对市场形成有效供给,因此导致小麦市场供需偏紧。

近日农业部通报春耕生产形势,今年春耕生产开局良好,但受超强厄尔尼诺等因素综合影响,冬小麦、油菜等苗情严峻,促弱转壮任务繁重。

供给偏紧格局或暂难缓解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之后的小麦市场供应显得有些偏紧。一方面,2015年夏收期间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力度较强,部分粮源大多进入国库,加之上年至今小麦的消化基本以市场粮源为主,导致当前市场流通粮源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底价过高,拍卖粮源难以进入市场,往年作为市场供给主渠道的临储小麦所起的作用消失。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共举办23场,实际成交453.4569万吨,再加上1月份专场拍卖成交的168.1382万吨,成交总量为621.6万吨。而今年以来进行的11次拍卖成交量仅有6.7万吨,成交率仅为0.54%,对市场的供给效果可谓微乎其微。

就当前小麦市场运行状况来看,短期内这种供需偏紧的格局或仍难缓解。

农户余粮已基本见底,贸易商库存也在不断减少,各级储备小麦轮换出库虽逐步成为市场的重要供给渠道,但由于轮出的基本上是2011和2012年产小麦,多年存放后品质有些下降,制粉企业仍需要从市场上采购部分小麦掺混使用。

据了解,往年南方的小麦都流向北方,而今年的小麦流向却一反常态,主要原因是上年南方小麦受灾严重,质量偏差。由于山东西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的小麦品质好,近来南方面粉企业为了稳定面粉质量,不惜高价从北方采购小麦。

受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底价高企的限制,临储小麦对市场的有效供给效应短期仍难有实质性放大。目前,临储小麦竞拍底价为2500元/吨,成交均价基本在2490~2520元/吨,再加上出库及一些相关费用,进厂价高达2600元/吨左右,与当前市场价格相差仍然较大。

虽然市场也曾期盼国家能出台类似玉米竞拍的补贴政策,但是小麦竞拍政策始终没有松动的消息。笔者认为,鉴于市场流通小麦粮源偏紧的现状,后期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成交或会有所好转,但受制于高企的拍卖价格,政策性粮源大批量进入市场恐怕仍不现实。

短期麦价有望继续维持坚挺

进入3月份以来,受市场流通粮源供需偏紧的影响,主产区小麦价格大多稳中温和上行,当前符合制粉要求的2015年产普通小麦进厂价格已普遍在1.20元/斤以上,个别地区摸高至1.24元/斤,较3月初上涨0.01~0.03元/斤。

3月份,国内小麦价格平稳中维持坚挺,不过市场供需也基本维持相对平衡。虽然市场流通粮源采购困难加大,但由于麸皮价格大幅下挫,导致制粉企业加工普遍处于亏损之中,部分企业开工率下调,对小麦的采购并不十分积极,而是大多以消化库存为主。

监测显示,3月份由于制粉企业加工效益由盈转亏,其开工负荷表现为先升后降。上旬之前国内面粉厂家负荷在五至八成,部分接近满负荷,而3月中旬之后厂家开工大多下调,特别是中小厂家开工率已普遍降至三至五成。由于大多以消化库存为主,当前面粉加工企业整体库存指数已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虽然近段时间市场流通粮源减少为小麦价格提供支撑,但价格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上行迹象,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仍疲弱乏力,市场基本的供需平衡格局并没有打破。

笔者认为,在市场供需格局难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短期内小麦价格仍有望稳中维持坚挺,但大幅上涨的几率仍旧不大。

从制粉企业来看,由于加工运行状况艰难,企业仍会延续以销定购的策略。特别是随着天气转暖,面粉市场需求将逐步进入淡季,企业的开工率将会下降,这将导致其小麦需求减少,制粉需求对小麦价格的支撑作用或会减弱。

从饲料小麦需求来看,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小麦、玉米之间的价差继续拉大,目前华北黄淮产区小麦、玉米价差普遍超过700元/吨,加之国内蛋白粕价格处于低位,饲料小麦需求增加已基本无望。国家粮油信息中心3月预计,2015/2016年度全国小麦饲料消费量为105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350万吨。

因生产发生炒作的几率不大

3月23日,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当前总体看小麦个体偏弱,群体相对不足,今年的小麦苗情是近5年来最差的一年。原因是去年提前一周左右越冬,今年1~3月出现3次寒潮天气,给小麦生产带来了问题。

此前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23%、75%,其中一类苗主要集中在华北、黄淮等主产区。

从河南、河北、山东三大主产省来看,河南一、二类面积占88.7%,较去年同期减少4.3个百分点。河北一类苗减少,二类苗增加,三类苗略增,其中一、二类苗占90%左右。山东一类苗面积占44.9%,不到全省播种面积的一半,比上年减少5.3个百分点;二、三类苗面积分别占36.8%和16.2%,分别比上年增加1.3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

农业部预计,2015/2016年度全国冬小麦面积将稳定在3.38亿亩,较上年增加60万亩。笔者认为,由于小麦生产自身生长期较长,尽管当前苗情弱于往年,但随着气温升高、田间管理加强,苗情转化也比较快。后期若不出现大的意外天气,2016年小麦仍有望继续获得丰产。

另外,小麦市场能否因生产发生炒作,天气的变化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此影响能否触动市场供需预期将是决定性的条件。从当前国内小麦市场来看,虽然小麦流通市场粮源显得偏紧,但整体供需仍然宽松,尤其国家政策性小麦库存依然庞大,市场供给很难出现“缺粮”的现象,在各市场主体对小麦行情长期预期看淡的大背景下,因生产而发生市场炒作的几率仍然不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