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家庭农场发展迅速 “农场主”应如何挑起现代农业大梁

家庭农场发展迅速 “农场主”应如何挑起现代农业大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3-24  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次数:573

专家指出,家庭农场是在龙头企业大规模流转土地和家庭零散经营之间,找到了一条合适的“中间路线”,既避免了大企业过大规模流转土地带来的解放劳动力过多、企业运行风险累及农民等问题,又使零散土地产生了集约化、规模化效益。

家庭农场的另一核心问题是获得工商部门注册,这在家庭农场比较活跃的郎溪,正在快速推进。“注册要解决的是法人资格问题,获得更多经营便利。”吕建魁介绍。

以潘英友为例,他曾经在2010年尝试办过专业合作社,几个种粮大户合作,与人谈价钱,收益不错,但是难在记账繁琐,分红困难。而作为种粮大户单打独斗,出门洽谈业务时,多半没人理睬。而现在,经过在工商部门注册,从自然人转变为法人,就像是有了“身份证”,出门底气也足了。

利好消息接踵而来。原来作为种粮大户的潘英友只能投保一两百亩农作物,成为“法人”,3月11日,庐江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经办机构人保财险庐江支公司与潘英友农场签订了农业政策性保险投保单,投保面积达到1000亩,品种一季稻,农场缴费3960元,保险金额33万元。

家庭农场也催生了新的联合体。也是同一天,省级龙头企业安徽万乐米业与潘英友签订了《家庭农场协议》,组建了农业联合体,构建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发生在潘英友身上的这些新变化,体现出从自然人到法人带给家庭农场经营的便利。”吕建魁说,有了法人身份,家庭农场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可以注册品牌,进行标准化生产,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社会化服务:拓展农业经营利润空间

家庭农场持续盈利能力是决定其发展空间的主要因素。“去年郎溪县家庭农场人均纯收入达到28910元,是全县人均纯收入的近4倍。”陈金宝说,实践证明,适度规模加上机械化,良好的技术服务,家庭农场的经营利润空间很高。

专家指出,对很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来说,回乡创办家庭农场是一条颇有前途的创业之路。但由于刚刚起步,目前全国乃至我省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还处在一个摸索渐进的过程。“要发展好家庭农场,实现持续盈利,家庭农场主的层次肯定将有所提高。”何杰认为,这就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他们由种养大户转变为种养能手,由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农民,提高其接受和使用农业新科技的能力,稳步提升家庭农场经营能力。

政策上的扶持需求迫在眉睫。合肥市首个家庭农场注册,在政策上实现了多方面突破。“首先能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法人资格,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邓本宜说,其次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在金融、保险等领域获得市场主体资格。“未来,家庭农场肯定会是一个单独种类注册。”邓本宜很有信心。

“目前我们县已经在申请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下一步我们要培植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解决农村发展农业遇到的融资、保险等问题,建立新型订单模式,实现农村社会化服务。”邓本宜说。

而在郎溪,近日县政府决定拿出2000万元资金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其中600万设立农业发展担保基金,400万用于补助和奖励,主要是贷款贴息、标准化创建、新型农民培育等。另外1000万元用于安排给示范农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郎溪县农委主任包德平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在合肥市农委提出的关于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中,已明确提出要从财政扶持、项目支持、优化发展环境等几方面对家庭农场给予鼓励。省农委有关部门也正着手制定全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扶持政策,政策将明确家庭农场登记注册办法,确定家庭农场培育的任务和目标,并从优化发展环境、人才培养,用电、用地和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扶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