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农业部公布“十三五”期间玉米调减面积方案

农业部公布“十三五”期间玉米调减面积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6-05-13  来源:央广网  浏览次数:191
导读: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农业部在近期公布了十三五期间玉米调减面积方案,到2020年调减玉米面积5000万亩以上,今年玉...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农业部在近期公布了“十三五”期间玉米调减面积方案,到2020年调减玉米面积5000万亩以上,今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作为玉米种植大省的黑龙江率先启动调减种植面积1000万亩,玉米一家独大的种植格局正在改变。那么,减下来的1000万亩该种什么,怎么种?如何保证农民效益只增不减?

在黑龙江江省绥化肇东市黎明镇,甜嫂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晓艳正指挥着把大棚里育好的秧苗移到大田里,望着眼前这2000多亩的蔬菜地,韩晓艳有些忐忑,种了20多年玉米的她,头一回大面积改种蔬菜,心里即期待,又担忧。

韩晓艳:“(去年)没有什么心理准备,种地之前还不知道降价,七月份以后才知道要降,卖粮的时候就知道降了,基本上就是不赚钱了,去年就赔不少,里外里三、四十万。”

黑龙江省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攀升,达到1.1亿亩,去年秋天,玉米临储价格首次下调,每斤降了1毛1分钱,仅此一项全省农民就减收近140亿元。看出苗头不对的韩晓艳今年迈出了调整这一步。

韩晓艳:“两个转型,一个玉米,一个蔬菜,现在我们就是扩大面积种一些潜能蔬菜,秋葵、粘玉米,裸仁南瓜,逐渐在转型,玉米也让它提升,有机玉米,以前都追求高产,现在得追求质量,也是一种转型。”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副巡视员李世润坦言,当前国内玉米库存积压严重,调整种植结构势在必行,但难度大。

李世润:“黑龙江到了一个关口,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式、新常态新要求下农民闯市场能力比较低。黑龙江这些年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玉米产区机械从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之后,机械需要改装、更新,所以成本比较大,特别是种和收的环节,我们原有的农机用不上。”

肇东市农业局副局长尹才说种植结构调整阵痛肯定会有,但常年靠国家保护政策吃饭,绝非农业长久之计。

尹才:“以前农民种玉米在保护价和补贴政策支撑下,成为一种习惯,真正要增收,必须走转方式调结构这条路,只不过早走晚走的问题。”

让农民转变几十年的种植习惯的确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黑龙江省通过积极引导农民跟着市场走,跟着效益走,成功迈出了调整种植结构的第一步。

李世润:“我们想调整的方向是“一减”、“五改”。“一减”就是减玉米面积,第一改是“旱改水”,第二改我们说叫“米改豆”,第三改“米改经”就是改经济作物,第四改是“米改杂”,就是玉米改杂粮杂豆。第五改,“粮改饲”就是农区牧业,形成种养结合。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种的好向卖得好转变,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使结构调整平稳快速推进,真正把结构调优、标准调高、产业调大,效益调高,农民有收益。”

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把1000万亩玉米种植调减计划落实到土地上,在总播种面积2.1亿亩不变的情况下,玉米种植面积降至1亿亩以下,多年玉米一粮独大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一场不同于往年的春耕正在黑土地上有序展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