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冀南:种植大户土里“淘金”

冀南:种植大户土里“淘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03-22  浏览次数:251
导读:阳春三月,冀南平原地区田间地头,种植大户一边忙着除草、浇地、施肥,一边热议着如何推行绿色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搞农产品初加...

阳春三月,冀南平原地区田间地头,种植大户一边忙着除草、浇地、施肥,一边热议着如何推行绿色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搞农产品初加工等话题。跟着“一号文件”土里“淘金”,已成为这里许多种植大户的新做法。

邯郸市永年区自博家庭农场流转土地2000多亩。这几天来,农场主刘军的正忙着给1000多亩小麦除草、浇水。“原先种小麦多,现在休耕了300多亩地。小麦管理也精细多了,比如浇地,过去大水漫灌,如今都是喷灌设施。”刘军的说。

不少种植大户表示,如今,休耕政府有补贴、节水设施政府给投入,保护性利用土地和水资源,他们不吃亏,也乐意做这种功在千秋的好事。大水漫灌改微喷后,每亩地浇地成本可由原先的40元降到10元,非常可观。

与此同时,调整种植结构,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也是这个春天里的热门话题。“我正尝试种富硒小麦,走高端路线,以后种小麦、小米、豆类都要用生物农药、施有机肥,努力申请绿色认证。”邯郸市肥乡区信益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朝建说。

种植大户们还反映,面对去年玉米价格放开后市场出现的新行情,不少种植大户根据“一号文件”精神调减了普通玉米种植面积,有的改种高品质的玉米品种,有的改种蔬菜、小米、稻谷等其他农作物。

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基础上,邯郸、邢台等市的一些种植大户还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上动起了脑子。“购置设备把玉米烘干后储存起来,适当时候卖玉米籽比在地头卖玉米棒每亩能多收300元钱左右。”虽然玉米种植还未开始,但不少大户已摩拳擦掌,计划提前购置粮食烘干设备和仓储设施。

“如今种地有秘籍,必须跟着‘一号文件’跑,土里才能‘淘出金’。”一位种植大户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