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湖南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实现“粮钱双赢”

湖南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实现“粮钱双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04-25  浏览次数:159
导读:促进农民增收,难点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作为水稻生产第一大省,湖南如何破解国家“要粮”、农民“要钱”、生态“要绿”的矛...

促进农民增收,难点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作为水稻生产第一大省,湖南如何破解国家“要粮”、农民“要钱”、生态“要绿”的矛盾,实现稳粮增收的目标?近日,湖南全省稻田综合种养工作推进现场会提出,稻田综合种养通过水稻栽培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的对接和集成,做到了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值得大力推广。会上指出,湖南将在2020年全省实现稻田综合种养500万亩。

近年来,湖南省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省畜牧水产局渔业处的共同指导下,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突破200万亩,不少县(市)因地制宜地创新种养模式,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体系。比如,南县、大通湖等环洞庭湖地区通过改“稻虾连作”为“稻虾共作”、改“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改“以稻为主”为“稻虾兼顾”的“三改”,集成创新了“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克服了养虾和种稻的矛盾;绥宁县、祁东县等地继承了“稻鳅共生”立体种养模式,田里插稻、水中养鳅、架上结瓜,立体生态农业初步形成,农民增收潜力进一步增强。

南县南州镇大郞城村7组的欧述秋是“稻虾共作”的受益农户之一。2016年4月,他所负责的南县金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一稻三虾”生态种养300亩,稻谷单产达到521公斤/亩,与常规稻一季稻持平,小龙虾亩均收入达3500元,合作社年纯收85万元。

湖南省农委主任刘宗林表示,水稻综合种养找到了既保障“米袋子”又鼓起“钱袋子”的有效路子,是湖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下一步,湖南将抓实抓细规划引领、技术集成、试点示范、品牌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规模不够、推广不够、增效不够的问题,推动全省稻田综合种养又好又快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