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2017年粮食作物补贴高达390亿,为什么你没拿到?

2017年粮食作物补贴高达390亿,为什么你没拿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04-26  浏览次数:279
导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种植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这些种植中也具有较高的风险。每年,我国都会向种植户们提供一定的经济...

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种植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这些种植中也具有较高的风险。每年,我国都会向种植户们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央财政部门分发的补贴资金就有近390亿元。

以玉米补贴为例,从2016年年初开始,玉米价格断崖式下跌,每吨下跌了400元,玉米补贴可以适当弥补农民经济上的损失,却不是所有种植玉米的农民都能获得这项补贴,玉米种植补贴没有收到,很可能是在以下环节出了问题。

①补贴还在走流

目前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补贴已经发放完毕。黑龙江正在发放过程中,部分玉米种植农户已经收到了每亩154元的补贴。

②玉米种植补贴需要登记

玉米生产者补贴面积核查采取玉米生产者申报登记、村委会核查确认、乡镇政府公示核实、县级农业部门审核移交、市级农业部门报送备案的工作程序。玉米生产者补贴面积核查于每年6月30前完成。如果错过了今年,那就只能等明年注意申报了,否则补贴就将与你无缘。

今年国家财政对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300亿元已经下发到各地方,每亩补贴在135元左右(150*90%=135,扣除的10%用于种植结构调整)。

第二批90亿元的补贴正在下发,理论上每亩地补贴在40元左右,当然要根据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具体情况确定最后的发放金额。暂时没有收到补贴的各位也不要太着急,第二次补贴应该正在下发的路上。

目前,内蒙古赤峰市完满结束了两批玉米生产者补贴发放工作,第一、第二批玉米生产者补贴总计14.8亿元,惠及52万玉米种植户,平均每亩玉米补贴202元,并已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

吉林省在确定补贴额度的时候,既做到让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倾斜,又兼顾玉米生产者的利益。按照各市县玉米产量和播种面积各占50%的权重来测算,核定各市县补贴的额度。依照这一算法,榆树市每亩能补贴160.07元。

从收集到的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部分数据来看,内蒙古地区补贴金额最高的为扎赉特旗170元/亩,吉林地区补贴金额最高的是公主岭209元/亩,辽宁地区补贴金额最高的为葫芦岛南票区,有种植户反应收到的补贴为200元/亩。

此外,这几种情况根本拿不到补贴:

①非耕地

由于种植粮食作物,限定在耕地上,所以一些林地、草原、湿地就不属于合法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这些土地上种植的玉米就不能获得补贴。

②退耕的土地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很多的土地都实行了退耕政策,所以在退耕的土地上种玉米,就不要再想着能得到补贴了。

③已被政府征用并获得补偿、暂时未能开发使用的耕地

开荒地是需要上层批准之后才能开荒的,然而在地方有很多的开荒地都是私自开垦的,有正规手续的应该没有多少,所以这样的土地就不会得到玉米补贴。

④没签土地流转合同的

享受玉米种植补贴的对象为合法耕地上的玉米实际生产者,包括本地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合法的外来租种者等。

现阶段判定实际种植者就是依照土地流转合同,所以大家在流转土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签好土地流转合同,同时写明各种补贴的归属,这非常重要。

符合哪些条件才是合法耕地?

①合法耕地是指承包方或承包人通过合法程序和手续获得的耕地,包括承包地、机动地,一般以本地农户为主。

②受让方通过合法程序手续流入获得的耕地。一般为土地流转后的实际玉米种植者。但是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手续。证明手续为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的家庭承包合同或者其他方式承包合同;流入的耕地还需提供双方当事人签订并经发包方备案的流转合同。

③对于土地流转的,补贴资金应发放给实际玉米生产者,土地流转合同(协议)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如果流转合同约定农业补贴补给农户,那就发给农户。如果土地流转合同约定农业补贴补给实际种植户,那就补给实际种植户。如由土地承包者(原土地出租方)领取补贴的,有关地方政府要引导承包者相应减少土地流转费用,真正让玉米生产者受益。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