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晋西北农村见闻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晋西北农村见闻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10-14  浏览次数:233
导读:下午5点一到,山西省五寨县东秀庄乡麻地洼村的苏成珍又去村口的文化广场上跳起了广场舞。虽然已是农忙时节,苏成珍身上却看不出半点...
下午5点一到,山西省五寨县东秀庄乡麻地洼村的苏成珍又去村口的文化广场上跳起了广场舞。虽然已是农忙时节,苏成珍身上却看不出半点着急:“庄稼有机器忙活,用不着人成天下地干活。”

  “过去一家人种着19亩地还累得不行,现在劳力少了,但家里大小拖拉机有三台,全是机械化,劳动之余还有力气跳跳舞。我们老两口种着120多亩地。”苏成珍说。

  在这个小村子里,广场舞队的“在编人员”就有16人。大家都说,只要会开拖拉机,个个都是种地的“好把式”。记者说:“你们真是锄禾不用日当午,汗滴村头广场舞啊!”他们哈哈大笑地说:“是嘞!是嘞!”

  记者在晋西北农村采访发现,农忙时节一家人肩挑手扛的景象不再,田野里到处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农民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干活之余还有时间从事手工、书法、体育运动等项目,农民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机械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五寨县副县长苏国平介绍,现在的五寨县,只要是200口人以上的村,村村都有固定的文娱、体育项目。“村里的壮劳力走了不少,有人担忧土地会慢慢‘撂荒’,这机械一上马,小村子个个都是产粮大村,还用不了多少劳力。”苏国平说。

  位于吕梁山连片贫困区的五寨县因其环境恶劣、地广人稀,多年来贫困是这里的文化地标,但靠着农业机械化,人均10亩地的五寨人有了脱贫的资本。县委、县政府立下军令状,2018年底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

  “爬犁、木耧、锄头、镰刀”在过去被农民称作是种地“老四样”,家家户户都得备几套,现在人们管“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拖拉机”叫“新四样”,农忙时田间地头尽是机械的轰鸣声。

  五寨县农机中心主任刘瑞文介绍,五寨县现在有570台大型农机具、7370台小型农机具,有5台以上大型农机具的农机合作社27个。

  “农机补贴每年200万元,各种类型的农机培训也时常进行,村里的年轻人走了不少,但是现在农村机械化覆盖率不断提高,耕地一条龙机械化,解放了大量劳动力。”刘瑞文说。

  农业机械不断增多,与机械相配套的设施也越来越健全。全县11个农机网点全部实现了随叫随到,不定时举办的技能培训让村民熟练操作,且会开还会修。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山西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2003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不足40%,2016年底达到66.6%。截至2016年底,山西省共使用中央财政资金44.73亿元,省财政资金2.19亿元,带动农民投入109.57亿元,扶持66.25万农户购买各类农业机械89.89万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